銀行不滿獨力承擔賠償 促Meta等科企分攤責任

●Meta與英國銀行NatWest及Metro Bank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分享社交平台發生的欺詐活動情報。 資料圖片
●Meta與英國銀行NatWest及Metro Bank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分享社交平台發生的欺詐活動情報。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隨着網絡詐騙日益猖獗,英國的銀行、支付業者及社交媒體公司,正在為誰該對受害人負上賠償責任爭吵不休。從去年10月開始,英國的銀行須對「授權支付詐騙」案件的受害人最高賠償8.5萬英鎊(約83.5萬港元),由於這對銀行來說是一項不少的財務責任,因此引起部分銀行業人士不滿,認為社媒也應分攤詐騙案的賠償責任,特別是詐騙往往始於社交平台。

  「Meta沒動力打擊詐騙」

  英國數碼銀行Revolut公開批評當局的政策,指責社媒Facebook(Fb)母公司Meta未有採取足夠措施打擊詐騙行為。Revolut金融犯罪部門主管馬魯夫說,Meta和其他社媒應承擔詐騙案受害人的賠償費,指出「由於不用分擔這項責任,他們就沒有動力為此採取行動」。英國國家經濟犯罪中心主任瓊斯亦批評科企對詐騙行為打擊不力,稱目前缺少的部分是大型社媒主動刪除與詐騙有關的嫌疑賬號,承認改變科企在打擊詐騙方面的慣性做法仍充滿挑戰。

  事實上,銀行和科企的關係一直緊張,由於數碼支付和社媒平台興起,近年來授權支付詐騙案件急劇增加。據《金融時報》去報道,工黨已草擬提案,強迫科企對其平台發生的詐騙案受害人作出賠償,但一直未成為政策。英國銀行和監管機構長期以來一直在推動社媒公司與零售銀行進行更多合作,以幫助應對急速增長且形態不斷演變的詐騙威脅,關鍵在於科企分享有關犯罪分子如何濫用其平台的情報。

  Meta去年10月宣布與英國銀行NatWest及Metro Bank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分享在其平台發生的欺詐活動情報,但拒絕科技業應對授權支付詐騙受害人負上賠償責任的建議。Meta稱,可以透過詐騙情報互惠交換計劃,使用來自大銀行的即時情報來協助阻止欺詐,並發展和改進其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AI)檢測系統,Meta還呼籲政府鼓勵更多這類跨產業合作,指出欺詐是一個跨產業問題,只能透過合作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