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港銀行借鑒澳洲設轉賬驗證機制

  香港詐騙案件近年持續出現,在去年全年約94,000宗罪案中,近半屬於詐騙。為應對詐騙案件不斷翻新的手法,香港警方正研究推出更多反詐騙措施。香港警務處商業罪案調查科警司李蔚詩在專訪中表示,澳洲在反詐騙領域推出創新的舉措,包括銀行轉賬驗證機制及預防詐騙法,有效防止市民在金融交易中受騙,值得香港研究、參考和借鑒。

  澳洲對銀行轉賬驗證機制提出新要求,當用戶轉賬時,收款人姓名與賬戶號碼必須進行比對驗證。如果兩者不匹配,交易將被拒絕。這一機制能有效防止騙徒利用假冒名稱誘導市民轉賬。

  收款人姓名賬號須比對驗證

  李蔚詩舉例指,曾有騙徒假冒旅遊公司「東瀛遊」,誘騙受害人將資金轉入一個個人賬戶。在現行的香港銀行系統中,當受害人輸入騙徒或假網站提供的銀行賬號時,手機銀行或網銀頁面並不會顯示賬號實際所屬的名稱,缺乏名稱與賬戶號碼的比對驗證機制,「受害人根本不會知道,這個賬號其實並非東瀛遊的賬號。」

  然而,在澳洲,任何人透過銀行轉賬時,只要輸入對方賬號,系統就會顯示賬號實際所屬的名稱。這一機制能有效阻止類似的詐騙案件發生。李蔚詩認為,香港有必要研究引入這一機制,尤其是在跨銀行轉賬的場景中。雖然部分支付工具(如AlipayHK)及轉數快已經在技術層面實現了類似功能,但最直接的輸入戶口號碼轉賬部分卻仍是空白,香港的銀行系統在這方面仍有改進空間。

  社媒平台須核實廣告商身份

  澳洲早前又通過預防詐騙法,成為全球首例。據該法律規定,社交媒體平台必須核實廣告商身份,確保廣告來源合法;銀行須建立查詢機制,核實收款人身份,從多層面堵住詐騙漏洞。如果企業未履行相關義務,將面臨最高5,000萬澳元(約2.5億港元)的罰款。該法例亦要求銀行、電訊公司和社交媒體等指定實體主動偵測並阻止詐騙活動,以及必須向相關機構報告詐騙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