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敦煌莫高窟:探密「三兔共耳」的千年聯結

周兵 紀錄片導演、歷史學博士
在中國甘肅西北的敦煌莫高窟,三隻兔子共用三隻耳朵的圖案,不僅是一道神秘的視覺圖案,更是跨越千年時空、連接東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象徵。從中國到中亞、歐洲,這一圖案悄然「顯現」在不同的空間,其神秘面紗背後,藏着怎樣的故事?
人類視覺藝術中的兔子,從一開始的生育圖騰逐漸演變為宗教和藝術的符號。
兔子,自古以來便是生命力的代名詞。《爾雅》中說「兔子曰娩(miǎn)」,寓意着牠擁有旺盛的繁殖能力。古人對生育的期盼,也讓兔子成為許多文化中的重要象徵。從搗藥的月宮玉兔,到敦煌莫高窟藻井中飛奔的「三兔共耳」,兔子圖案已從神話躍入藝術。
敦煌莫高窟的「三兔共耳」圖案設計巧妙。三隻兔子共用三隻耳朵,每隻兔子都看似擁有完整的兩隻耳朵。畫師們通過精妙的結構設計,讓這一圖案呈現出無限的迴圈感,與周圍的蓮花和飛天圖案相互呼應,充滿了動感與生命力。
它的起源至今尚是一個謎團。人類現存最早的「三兔共耳」圖案,保存在莫高窟407窟的藻井中,是隋代時期的遺存。但是這一設計並不只發現於敦煌,它的足跡跨越了絲綢之路。
學者們推測,三兔圖案可能起源於中國,也可能源於美索不達米亞或古希臘,通過波斯、中亞傳入中國。在後來的16世紀的古印度拉達克寺廟壁畫、古伊朗的古銅器上,都出現過類似圖案。也許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了歐洲,這一圖案甚至登上了德國帕德博恩大教堂的彩窗,成為帕德博恩的城市標誌。而在英國德文郡的教堂中,「三兔共耳」也在以不同形式存在。
一個源遠流長的小圖案,見證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
這一圖案今天充滿着宗教與哲學的含義。為什麼是「三隻兔子」?而不是一隻,或其他數位呢?在宗教和哲學中,「三」是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數位。中國道家認為世界的誕生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佛教中,「三」體現了迴圈和輪迴:前世、今生、來世。這與「三兔共耳」圖案中兔子追逐不息的動態不謀而合。佛教典籍中,還記載了「兔本生」的故事:佛陀投生為兔,為拯救飢餓的修行者,不惜跳入火中以身相獻,最終成佛。這種慈悲的菩薩精神,也是三兔圖案背後的宗教意義。
而在西方,「三」代表基督教的「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無論是東方的涅槃,還是西方的信仰,「三」都象徵着萬物的誕生、平衡、輪迴、迴圈。
三隻兔子還可以做跨文化對比。兔子的符號意義並非只屬於某一種文化。在墨西哥的阿茲特克神話中,兔子是生育之神的象徵;在古希臘,牠是愛神阿弗洛狄特的寵物;在日耳曼文化中,兔子引導土地女神霍爾塔,並成為復活節的標誌。
今天敦煌莫高窟裏「三兔共耳」以其神迷的構圖,讓兔子這一古老符號穿越文化的邊界,成為多元文化開放交流的例證。
三兔符號從歷史中走來,一直有着不同的創新寓意。2023年的兔年郵票中,藝術家黃永玉對「三兔共耳」進行了大膽改編。他的版本中,兔子「不共耳」,各自象徵健康、財富和智慧。這一創新版本賦予傳統圖案新的生命力,體現了經典紋樣「生生不息」的內涵。
今天的中國,創新是經典延續的關鍵。三兔不再只是佛教的輪迴象徵,也能承載現代人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這小小的圖案,像一隻永不停歇的精靈,串聯起古今中外的思想與信仰,也傳遞着人類對生命與智慧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