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影響逾百工人 工會盼政府介入施援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香港老牌建造公司保華建業集團承接眾多特區政府工程,受清盤影響,大部分工程工期需要延期。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委員梁文廣表示,保華承建的公營房屋項目均已更換總承建商,但希望政府督促追趕進度,而保華清盤亦可能令分判商受影響,特區政府或需要提供支援,同時要加強監管承建工務工程的建築公司。建造業總工會透露,估計有逾百工人及多間分判商受保華清盤影響,期望政府介入提供幫助,避免出現連鎖倒閉潮。
保華承建地盤於去年開始不斷爆出欠薪和拖欠工程款問題,多個由保華承建的公屋及房協項目,包括安達臣道「朗然」、粉嶺百和路以及曾發生四級火的洪水橋厦村專用安置屋邨第二期項目,已於去年更換總承建商。
無涉及公營房屋項目
「政府今日(21日)公布保華承建的13個工務工程,沒有涉及公營房屋項目,因為這些項目已更換了承建商。這些項目的竣工日期大部分後延了半年至一年。政府需要努力追回進度,因為這些項目涉及千家萬戶上樓時間。」梁文廣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說。
他表示,政府雖已大致處理了保華承建工程接手事宜,但保華清盤事件恐怕出現連鎖效應,「事件還涉及眾多二判和三判等分包承建商,保華清盤後很可能導致這些分包商資金鏈斷裂,政府還需要進一步跟進,有必要時或需提供特別貸款等資金支持,避免對香港整體建造業造成負面影響。」
梁文廣倡立法加強監管大型工務工程
梁文廣相信,保華清盤屬於財務管理欠佳的個別情況,政府未來或需要立法,加強對大型工務工程的監管,「政府不能支付建造款就不再理會,或需立法監管相關款項須用於項目建造,以及支付工人薪酬,不能私下挪用於其他用途。」
香港建造商會會長林健榮表示,今次保華建業集團臨時清盤,是該集團自身財政狀況問題所致。據他所知,集團所負責的私人工程項目,已由其他建造商接手,料清盤對業界造成的影響可控。「政府過去一年下了不少工夫,將(保華清盤)情況局限在可控下,特別是一些工務工程,這些大部分都是聯營,另一方要負起所有責任,負責完成餘下工程。在政府協調下已經處理了這問題,確保其他聯營方有能力承接餘下工程。」
他表示,保華的財政問題早在去年業界大環境轉差前已經開始發酵,加上資料顯示,保華的生意不乏政府和公營項目,與私人工程量下跌關聯不大。
不過,林健榮坦言,業界目前的確面臨私人工程量下跌,及現金流短缺兩大困境,希望銀行繼續支持建造業,了解業界的現金回籠周期本就需時較長,又希望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推出振興經濟措施,「要提升返香港經濟,建造業甚至其他各行各業先會好起來。」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透露,農曆新年前已接獲7間二判求助,表示遭保華拖數,每間涉款都逾千萬元,「當時保華跟他們說,先完成工程之後就付款,因為他們很多與保華合作多年,都相信保華,但看到這情況(保華財困)後就開始害怕收不到款項。」
他建議分判商聯合追討,並希望特區政府介入提供幫助,避免部分分判商陷入危機。參考老牌建築商馮祥記破產經驗,被欠款的分判商無論有否入稟法庭,最終都難以取回欠款,或因此無法經營要被迫結業。 周思傑又透露,工會迄今接獲逾百名工人投訴遭保華欠薪,涉及4個至5個地盤,每個地盤欠薪由50萬元至過百萬元,只有部分工人其後獲保華發放欠薪,「相信餘下工人要留待申請破欠基金,並需時超過一年才能討回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