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淺說】企業創新 須掃除四大障礙

  陸宏立 理大工商管理博士、香港銀行學會會士、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當今的企業處在超競爭時代的紅海,隨時都要接受嚴峻的考驗,不創新就會走上沒落之路;創新是企業賴以生存及發展的關鍵所在。

  創新有其普遍性與恒常性,普遍性是指任何產業、任何團體、任何部門,都需要本着「新奇變好」的精神,力行創新,一方面要超越自己,一方面領先顧客,領先競爭者,創造競爭優勢。而恒常性是指創新是一條不歸路,只有起始時刻,沒有終止時日。只有持續創新,才能在競爭的紅海暢泳,奮楫圖強。

  創新的路途上總會遇上障礙。這些障礙可以區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個人層次,一是團體層次,無論是哪一個層次,都必須先突破四種障礙:

  最大公敵是心理障礙

  觀念上或態度上存有障礙,往往是創新的最大公敵。心理存有障礙的人,凡事總持兩種心態:(1)雖然有可能做好,但是困難重重,不值得一試;(2)抱持「先問收獲,再行裁種」的想法。這樣,便會消極怠慢,踟躕不前。

  另一方面,力圖破除心理障礙者的心態剛好相反,凡事總持兩種心態:(1)凡是雖然有困難,總是有可能完成;(2)抱持「要怎麼收穫,先怎樣裁」的信念。

  創新者堅信「心不難,事就不難」道理,即使取得小小創新,都是大大的鼓舞。

  消費者的眼睛雪亮無比,精於比較,沒有價值的產品不會列入他們的選購清單。企業克服價值障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價值鏈分析,改進產品功能,投消費者之所好,提高產品價值。

  一些產品功能複雜,操作程序繁瑣,但沒有簡單易懂的用戶指南,使用者無用武之地。因此,產品設計必須心繫消費者,力求簡單化、標準化、專業化,讓買入者操作簡便,容易使用,例如美心早前推出提供網上訂座、預購食物等服務的手機App「Eatizen」。

  如果消費者認為一個產品不安全,便認為存在風險,不會購入。企業可利用讓消費者親身體驗機制,提供試用、試食、試穿、試讀,以克服風險障礙。

  宜實事求是 先了解障礙成因

  企業啟動創新工程,首先宜實事求是,作出深入研究,了解形成上述四種障礙的成因及風險,才能採取適切措施,跨越障礙,翱翔萬里。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