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受訪者同意公屋採智能門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公屋住戶現時出入要輸入密碼或由保安員開門,特區政府房屋署在早前入伙的屯門顯發邨顯發樓試驗安裝智能門禁系統,讓住客以手機應用程式掃描二維碼或用智能卡拍卡進入大廈,冀提升屋邨保安管理。根據香港公屋聯會去年11月至今年1月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7.9%受訪者同意啟用智能門禁系統出入,85.7%認為有效減少陌生人進入大廈,60.9%希望以個人八達通拍卡出入。聯會建議公營房屋全面採用智能門禁系統,並優先考慮採用八達通智能門禁系統。
該調查共有79個機構參與,包括48個區議員辦事處和31個居民協會及社福機構,涉及160條公共屋邨、居屋、私人參建居屋及綠置居屋苑,收回2,754份實體問卷和2,043份網上問卷。
調查顯示,52.4%受訪者認為用密碼開門已足夠,39%擔心安裝新系統會增加成本。在採用智能門禁系統意見上,60.9%選擇使用個人八達通拍卡,33%選擇屋苑提供的智能卡,同時有27.4%認為應保留密碼開門的門禁方式。
公屋聯會倡優先使用八達通
公屋聯會表示,特區政府規劃未來10年興建30.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須進一步提升屋邨或屋苑保安,而房署在顯發邨使用手機應用程式的門禁系統,大大方便居民出入,建議檢討及總結經驗後,加快在新建出租公屋採用,而無論是實體卡或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已成為巿民廣泛使用的電子支付工具,且長者亦普遍使用,故建議公屋優先考慮使用八達通門禁系統。
調查又發現,仍有近三成受訪者認為要求大廈保安員開啟閘門合適,更有四成受訪者忘記密碼,回家時需要保安員開閘。聯會認為保安員職責包括防止未經許可者進入,並應付緊急事故等;若要大廈保安員為訪客及住戶開閘,與職責未必相符,採用智能門禁系統有助識別住戶身份,亦避免保安員與住戶間出現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