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港澳台僑青少年社責推廣大使港澳賽區頒獎

香港文匯報訊 第三屆「閩港澳台僑青少年社會責任推廣大使」評選活動已經圓滿舉行。是次活動以「賡續中華文化 擁抱永續未來」為宗旨,圍繞「我眼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題材的徵文及視頻作品比賽,吸引逾百名港澳青少年積極參與。港澳賽區頒獎典禮於2月19日在港舉行,現場匯聚了政、商、文、教界的嘉賓,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宣文部副部長林枬出席並主持頒獎。
是次評選活動由《鏡報》主辦,華僑大學、福建海外傑出女性聯誼會、香港精算扶輪社、香江智滙和福鏡網承辦。鏡報執行社長徐新英致辭表示,本屆評選的徵文題目「我眼中的非遺文化」,令人欽佩的是,同學們並沒有對中華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泛泛而談,而是選取了自己親歷親見的「非遺」內容,通過一個個小故事,繪聲繪色,帶出感悟、提升境界、升華精神。
教育局前局長吳克儉致辭表示,只有了解國情,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講述香港的故事、國家的故事。社會責任不僅僅是讀書或完成任務那麼簡單,它需要從內心出發,身體力行地去實踐。
港澳賽區評委代表、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副主席郭一鳴致辭表示,大家正處在AI(人工智能)時代,如何將社會責任與高科技和時代特徵相結合,是大家必須面對的問題。在這個多元的社會裏,我們如何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並承擔起個人、社會和家庭的責任,亦是我們共同面臨的課題。
大賽分為繪畫組、視頻組、徵文組,港澳賽區分別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優異獎12名等。中學組徵文組一等獎得主香港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謝俊希同學說,這篇文章的誕生猶如一場文化尋根之旅,他希望讓更多人明白:當大家在談論非遺傳承時,不是在守護舊時光,而是在為未來保存更多可能性。
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李俊彥及王鍵熙同學獲得小學組視頻組一等獎。他們表示,透過活動深深感受到非遺文化的藝術和歷史價值,並會把傳承中華文化的責任帶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