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倡增宣傳 合理費用吸更多用戶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龍)昨日舉行的香港體育仲裁活動《速度與公正—科技×體育仲裁》中,共有2場圓桌討論,分別就體育仲裁的創新與發展,以及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爭議解決之都需要做哪些準備進行討論。有嘉賓指出,體育仲裁和商業仲裁的最大分別就是體育仲裁強調速度與公正,對時效性要求更高,因此舉證的用時較短。過去數年由於疫情的緣故,加上科技日益進步,愈來愈多案件採用線上聆訊的方式。香港在仲裁方面獲得國際認可,司法系統完善,具有充足的人才儲備,相信未來能有效提升體育仲裁服務水平,為中國體育仲裁事業發展提供支援。
第一個圓桌討論題目為體育仲裁的創新與發展。國際體育仲裁院仲裁員白顯月提到,根據奧運會的仲裁規則,奧運會體育仲裁的裁決時間是24小時內,如北京冬奧會的團體花樣滑冰比賽結束後,俄羅斯運動員Valieva在近兩個月前的尿檢才出結果,呈陽性,而當時花樣滑冰團體賽已結束,俄羅斯獲得冠軍,因此國際奧委會取消了頒獎典禮。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在24小時內就此案件作出裁決,取消Valieva自禁賽期起所有個人成績。
第二個圓桌討論題目為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爭議解決之都需要做哪些準備。立法會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表示,香港要發展體育仲裁,需要有律師基礎,國際認可及信服的機制;而加強宣傳,讓更多人了解香港的體育仲裁機制亦同樣重要。
他以壁球為例指,當出現爭議情況時,業界會選擇找香港體育總會,香港體育總會無法解決則會向亞洲體育總會求助,大家不知道可以從法律途徑解決。他建議香港首先要向更多亞洲國家和地區做好宣傳,特別是在網上展示成功的案例,向他們介紹香港體育仲裁的機制,以及讓他們了解所需的價錢非常合理,從而吸引更多用戶來使用香港體育仲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