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在囚者產品網上義賣 培養工作習慣增就業力

  懲教署體育會上月23日推出「徵心製造」慈善網上禮品銷售平台,發售在囚者設計及製造的產品。署方表示,希望透過相關活動,培養在囚者的工作習慣,以便適應出獄後的生活,而售賣商品所得款項在扣除成本後會全數捐贈予本地註冊慈善機構,以此為在囚者提供回饋社會機會。

  各懲教院所均設有不同的工場,安排在囚者為政府部門和政府資助機構提供多種產品,為政府節省公帑,如製造路牌等用品,署方會因應在囚者的工作能力和背景分組工作,每日最少工作6個小時。署方設6級薪酬制度,激勵在囚者的工作熱情。

  懲教署監督(工業組)古偉農昨日向香港文匯報介紹,署方推出網上銷售平台,並會為在囚者提供產品設計的職業訓練,提升更生推廣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並加強在囚者的就業能力。目前有12間懲教院所參與生產,未來將逐步增加產品種類,並安排更多合適院所參與。

  懲教署本月與香港理工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推動食物廢料升級及發展環保產品,並為在囚者提供產品設計的職業訓練。首階段會把理大的咖啡渣轉化成3D打印複合材料的專利技術,應用在院所的工業生產工作,製作包括行李牌等產品。署方今年將於赤柱監獄設生產咖啡渣3D打印物料的工場,把理大專利作批量生產,並於「徵心製造」平台出售。

  網上銷售平台提供「懲教專區」、「迷你工業」及「香港情懷」等七類不同主題的手工藝品,包括懲教制服樣式的筆筒、袖珍垃圾桶等,當中最受歡迎的木凳,發售首天火速售罄。 ●香港文匯報記者 洪澤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