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團建言】開放島嶼開發權 倡准私企拓景點

●自由黨主席邵家輝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自由黨主席邵家輝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為企業島上建休閒設施開綠燈 自由黨:善用港自然資源吸旅客

  在全球大環境下,香港需要不斷尋求新的發展動力,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自由黨主席邵家輝日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可帶動酒店、零售、飲食業、批發商、供應商、物流、交通運輸等各行業,對香港經濟發展見效快、收益大,因此必須繼續投入資源,開拓吸引世界各地遊客的新旅遊景點。香港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許多海邊的小島嶼未被充分利用,他建議政府應考慮將這些離島的開發權交給私營企業,並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相信「東方之珠」定能再散發光芒。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

  過去十多年,旅遊業成為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邵家輝表示,自2003年開放個人遊以來,隨着內地遊客的增加,香港的旅遊業蓬勃發展,促進了酒店、零售、飲食等行業的繁榮。這些行業的興旺不僅提升了就業率,還為整體經濟增長提供了穩定的支撐。面對全球經濟的挑戰,如何進一步開拓旅遊業,成為當前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議題。

  他認為,開發香港周邊的島嶼可為旅遊業帶來新的旅遊景點,「香港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這些資源未被充分利用。作為香港人,有時坐船經過一些小島嶼,都會希望到島上看看,更何況遊客。」

  邵家輝建議,特區政府應考慮將這些離島的開發權交給私營企業,並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不僅能夠吸引投資,還能讓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設計適合的娛樂設施和休閒活動,從而吸引更多遊客。例如,政府可以允許企業在島嶼上建設碼頭、沙灘和其他基礎設施,並在此基礎上發展水上活動、陸上遊樂設施和度假會所等,從而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並促進相關行業的發展,形成良性的經濟循環。

  帶動旅業發展 酒店餐飲同受惠

  邵家輝強調,旅遊業的發展有顯著的「即時見效」特性,這意味着旅客的到來可以迅速帶來經濟收益,酒店、餐廳和商店等行業隨之興旺,為社會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當遊客增多時,物流和交通運輸需求上升,進一步推動基礎設施的完善。這種良性循環不僅能夠促進經濟增長,還能提升香港的整體競爭力。

  他進一步建議,為了吸引更多類型的遊客,香港的旅遊產品需要進一步多元化,例如持續舉辦更多各類的文化和體育盛事,以及舉辦國際性音樂節、體育比賽等活動,吸引國際遊客,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

  建議增宣港故宮館吸高端遊客

  在文化方面,邵家輝表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作為新建設的文化地標,也可成為吸引高端遊客的重要誘因,透過展示本地特色文化和藝術,吸引更多對文化感興趣的遊客,從而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同時,特區政府還應加強對旅遊業的政策支持,簡化行政程序,提供更便利的簽證/註政策,吸引更多遊客來港旅遊。

  在持續發展旅遊業的同時,邵家輝提醒,香港必須繼續發揮具國際視野以及作為「超級聯繫人」的優勢,這不但可以吸引外國遊客,還可在貿易、金融等領域發揮橋樑作用。香港的專業人才和法律體系,能夠為內地企業提供保障,促進國內外的商業合作。香港擁有百多年的貿易歷史,許多專業人士經常在外國遊走,了解國際市場的需求和趨勢,為香港在全球經濟中提供了獨特的競爭優勢。

  「香港需要進一步利用這些優勢,推動香港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角色,才能在全球經濟中佔據一席之地。」邵家輝認為,這需要特區政府、企業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以確保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在未來更加璀璨。

  宜調整2元乘車受惠者年齡範圍

  特區政府近年面對嚴峻的財政赤字問題,自由黨主席邵家輝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認為,節流已成為政府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課題。他對此提出多項有關節流建議,包括認真檢視「經常性收入」和「經常性支出」,以及調整長者2元乘車優惠等。

  邵家輝認為,特區政府在制定財政政策時,應認真檢視「經常性收入」與「經常性支出」之間的差距,並設法縮小差距。若政府的經常性收入與支出之間存在8%的差距,政府就可以考慮在兩年內逐步縮小差距,即每年減少4%的開支。此舉不僅有利於緩解財政壓力,更能促使各部門更高效運作。

  「以過去經驗來看,每年各部門總是申請增加人手,卻鮮有調整或削減的例子。」他認為這不僅增加了經常性支出,還有可能導致資源浪費,建議政府各部門根據自身情況尋找節流方法,如通過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不必要及重複的開支等降低成本。

  他舉例,如街道清潔工作時遇上雨天,就應馬上取消當日的清洗行動。隨着疫情緩解,公共衞生檢查工作需要重新評估,例如適當削減特區政府在關口的檢查人手,並重新配置人力資源等。

  對社會廣泛關注的長者2元乘車優惠計劃,邵家輝認為計劃的原意是照顧退休人士能夠以更低成本出行,享受晚年生活。計劃後來擴展至60歲至64歲的年齡段,雖增加了受益人群,卻與原先的概念不符。

  倡設優惠上限解決長車短搭

  「當財政情況良好時,我當然贊成增加受益人群,(財赤下)政府應重新考慮優惠對象的年齡範圍,確保其與退休政策相協調。」邵家輝認為,在解決長車短搭問題上,特區政府應制定更合理的優惠政策,如限制優惠次數、設置優惠上限等,確保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旅界挺外判開發景點 刺激思路省成本

  香港要全方位挖掘本地旅遊資源,發掘新的旅遊景點,其中離島旅遊的潛力漸受重視。多名旅遊界人士近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具備獨特的自然風光,部分島嶼還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若政府將部分經營管理及開發交給私營企業處理,可吸引更多創意理念,降低政府成本。他們相信,若香港開發包括小島嶼在內的新旅遊資源,作為旅遊鏈的一環,定能吸引更多遊客,增加香港經濟收益。

  經民聯旅遊事務委員會主席黃進達表示,香港擁有多個具潛力的離島旅遊地點,如大嶼山、長洲及坪洲,這些地方已具備一定的基礎設施,特別是大嶼山的北部發展與南部保育相結合,有效利用生態資源,並提供多樣化的旅遊體驗。

  對其他海島的開發,他認為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例如香港的海島在水電等設施上相對不足,改造難度較大。一些具備特色及歷史背景的地點,例如曾經的隔離營或難民營,既有一些基本的設施,亦能以其歷史背景吸引遊客,可以優先開發轉型為旅遊景點,並提供住宿服務。

  在新旅遊景點發展方面,黃進達認為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吸引大型投資並引入新的旅遊設施非常困難,建議特區政府應先靈活運用現有資源,如西九文化區及啟德體育園,通過舉辦更多具創意和吸引力的中短期活動如嘉年華和展覽來吸引旅客,同時透過善用大灣區不同城市的特色,結合創科活動、歷史文化及美食等元素,可以打造更豐富的旅遊產品,進一步促進香港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香港文化體育旅遊協會主席鄧雯蕙表示,香港擁有良好的條件發展海島旅遊,南丫島、長洲、塔門等島嶼,各具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文化特色,加上完善的水上交通設施,為遊客提供了便利,成為理想的旅遊目的地。然而,香港部分海島面積較小,旅遊設施和接待能力有限,在旅遊旺季可能會出現旅客過多的情況,會影響遊客印象。

  政府須協助開通航線

  她認為,倘特區政府將部分經營管理及開發交給私營企業處理,可吸引更多創意理念,百花齊放,較由政府一手包辦更健康,惟新景點初期客源可能較為不足,即使由私營企業開發新島嶼,政府亦須協助開通航線及提供資助等。

  鄧雯蕙強調,提升旅遊服務質量至關重要,希望特區政府加強對旅遊從業人員的培訓,提升服務水平,同時改善現有島上設施,如加設路牌標示、通訊網絡和公共衞生設施等,以提供更好的旅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