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教與學】積累詞庫常練習 輕聲詞語易掌握

  在研習社上過普通話課程的同學應該都知道,第一堂的語音知識大多會講聲調。普通話是一種聲調語言,聲調有區別意義的作用,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學習聲調的過程中,學生們也常常會問我的這樣幾個問題,「輕聲是聲調嗎?」「什麼是輕聲?」以及「輕聲好難學! 如何記住哪些是輕聲詞呢?」。

  輕聲是四聲的音變

  現代漢語拼音只存在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四個音調。而在詞語或句子中,有些音節常常會失去原有的聲調,變成又短又輕的調子,這就是輕聲。它不是四聲之外的第五種聲調,而是四聲的一種特殊音變。輕聲沒有固定的調值,它的調值需要根據前一個音節來決定,所以輕聲音節是不可能獨立存在的。

  學生們總問,「老師,輕聲好難學,我如何知道哪些詞是輕聲呢?」其實輕聲的學習並不難。在《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中,總共有594個必讀輕聲詞語。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到這些必讀輕聲詞彙時,把它記錄下來,並分類組織自己的輕聲詞庫,多聽、多練、多說,輕聲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

  首先,輕聲詞語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後綴是「子」的名詞,桌子、椅子、銀子、卷子等;後綴是「頭」的名詞,枕頭、跟頭、石頭、念頭等; 後綴是「們」的代詞,我們、你們、他們、咱們等;後綴是「麼」的代詞,多麼、怎麼、這麼、什麼等;有些疊音的稱謂也讀輕聲,爸爸、媽媽、姐姐、弟弟、等。

  還有一部分輕聲詞彙,需要我們自己平時的搜集和歸類。例如有部分稱呼和職業:愛人、兄弟、夥計、親戚、護士、鐵匠等;有一部分動物和昆蟲:刺蝟、蒼蠅、蛤蟆、駱駝等;五官及身體的部分:眼睛、鼻子、眉毛、耳朵、胳膊、指甲等;也有一些食物讀輕聲:點心、豆腐、芝麻、蘿蔔等。

  另外,我發現,和中秋節有關的一些詞彙,都會讀輕聲:月亮、星星、月餅、燈籠等。現在正值新春佳節,大家知道嗎?北方人過節最愛吃的一種食物——餃子,也是發輕聲啊!

  所以,輕聲一點也不難學,而且可以輕輕鬆鬆就學好。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發現、細心歸類、慢慢練習,一定可以掌握它。

  ●賴海燕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