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獨特優勢 助外企投資內地

  圖:新措施涵蓋旅遊項目,業界料可吸引更多人來港旅遊。
  圖:新措施涵蓋旅遊項目,業界料可吸引更多人來港旅遊。

  【大公報訊】記者陸九如、李永青報道:去年10月簽署的《關於修訂〈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將於3月正式實施,特區政府和國家商務部昨日(19日)合辦宣講會。與會的專業界及商界人士都認為,修訂協議有助降低港企和專業人士進入內地服務業市場的門檻,特別是香港具優勢的服務領域,例如金融、電訊、電影、電視以及旅遊等,均受惠CEPA優惠。

  香港律師會會長湯文龍表示,今次CEPA修訂對於香港法律界而言是好消息,因「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被推廣到整個大灣區,認為這對熟悉普通法的國際投資者亦是非常好的消息,又希望法律界可以把握良機、做得更好。湯相信,如果試點計劃「做得好」,中央一定會考慮在內地其他城市實施有關做法。

  旅遊界:可吸引東盟國遊客

  旅議會主席譚光舜表示,本港旅遊界將好好把握本次CEPA修訂帶來的機遇,並利用本次優化方案,吸引更多人到香港旅遊。至於CEPA新措施將在3月1日實施,他指已收到不少外國旅客查詢,而業界亦將積極與合作夥伴對外推廣本次安排,相信對於東盟乃至東南亞的遊客有更大吸引力。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utsource(SCMO)總裁余道師(Nicolas de Loisy)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CEPA新修訂運用了「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市場經濟與獨立司法的獨特優勢,令香港在出海貿易中更具競爭力和吸引力,方便了海外企業進入內地市場。「香港以一種成功的方式將不同的事物融合在一起。」

  中小企冀政府加強推廣

  中小企經貿促進會會長黃達勝向《大公報》表示,期望香港各界未來更好善用CEPA,並研究如何進一步挖掘CEPA未開發的潛力。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新增的「港資港法」及「港資港仲裁」,亦在大部分服務領域,取消香港服務提供者必須在香港從事實質性經營3年的年期規定,可讓港商更容易立足內地市場。然而,現時有關CEPA的宣傳似乎不足,冀特區政府加強推廣力度。

  另有商會人士表示,在現時美國不斷加徵關稅的挑戰下,港商積極尋求發展甚他市場,內地龐大的市場成為必選項,希望將來CEPA可讓港商以更低成本進入內地,一方面拓展龐大的內需市場,又可以減低對美國市場的倚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