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理想/滙控稅前盈利2520億新高 再推回購

  圖:滙豐控股去年第四季及全年稅前盈利表現強勁。\法新社
  圖:滙豐控股去年第四季及全年稅前盈利表現強勁。\法新社

  滙豐控股(00005)去年第四季業績向好,勝市場預期,帶動集團全年稅前盈利按年升6.5%至323.09億美元(約2520億港元),創新高。董事會宣派第四次股息,每股0.36美元,4月25日派付。同時再推新一輪股份回購,最多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

  受業績帶動,滙控股價昨日在港收報88.4港元,升1.4%。不過,在倫敦股價早段報891便士,微跌0.7%,折算約87.3港元。\大公報記者 楊慕輝

  滙控去年第四季稅前盈利表現強勁,按年升1.3倍至22.77億美元。滙控解釋,主要反映2023年同期為投資交通銀行(03328)作出的30億美元減值「不復再現」。以核心業務來看,季內錄得收入115.6億美元,按年下跌11%;支出大致保持穩定,而預期信貸損失(ECL)亦增加32%至13.6億美元。

  艾橋智去年9月接任滙控集團行政總裁之後,隨即公布近年最大規模的架構重組計劃,並於昨日披露更多細節。他說集團擬縮減在英國、歐洲和美國的股票資本市場(ECM)和併購(M&A)業務,主要是這些業務在當地未能享有競爭優勢。此外,集團已公布出售巴林的零售銀行業務,並擬出售德國的私人銀行業務,以及法國的人壽保險業務。

  簡化架構料慳23億成本

  滙控預期簡化架構有助節省成本,目標於2025年減少約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成本,並致力於2026年底前把年化成本基礎減少15億美元。艾橋智預期可減少約8%的職員開支,強調並非以裁減職員人數為目標,故未能評估對職員人數的具體影響,但相信受影響人數將少於8%。短期而言,滙控預計需於今明兩年承擔18億美元的遣散和其他預付成本。

  截至去年底,集團的等同全職僱員人數約21萬人,按年減少9557人。

  調配資源開拓亞洲財管

  中期而言,滙控擬從非策略業務活動中額外調配約15億美元,投放到具備明顯競爭優勢,同時能帶來的機遇。艾橋智舉例說,這些領域包括財富管理業務(尤其在亞洲包括香港)、交易銀行業務、英國的商業銀行業務,以及繼續投資人工智能(AI)和GenAI,提升銀行營運效率。

  達至有形股本回報率(ROTE)是滙控重要的業務指標之一,在2024年,平均ROTE為14.6%,按年持平。集團財務總監郭珮瑛表示,現時目標是在未來三年(2025至2027年),每年的ROTE都能達到大約15%(撇除特殊項目)。

  滙控截至去年底的客戶貸款總額9306.6億美元,按年微跌0.8%。郭珮瑛表示,中期而言,預期貸款有望錄得中單位數增長。

  淨利息收入依然是滙控最主要收入來源,佔比約三分之二。去年的淨息差為1.56%,按年收窄10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