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銀行去年多賺3% 派第四次中期息3.2元

●施穎茵(中)指,將採取支持企業的策略,與客戶保持足夠溝通。左為蘇雪冰,右為張家慧。
●施穎茵(中)指,將採取支持企業的策略,與客戶保持足夠溝通。左為蘇雪冰,右為張家慧。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岑健樂) 恒生銀行(0011)昨公布2024年度業績,股東應得溢利按年增長3%至183.79億元。每股盈利9.33元,派第四次中期股息3.2元,按年持平;全年每股派息合共為6.8元,同比增4.6%。雖然盈利錄得增長,不過該行截至去年底的不良貸款比率為6.12%,較去年6月底上升0.8個百分點,與2023年底相比更大升3.29個百分點。市場擔心恒生銀行資產質素,午後公司股價表現轉弱,最多曾跌逾6%,低見97.8元,全日收報100.5元,跌3.92%。

  不良貸款比率增至逾6.1%

  對於不良貸款比率進一步上升,且較銀行業界平均水平為高,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施穎茵昨表示,主要是因為恒生銀行業務集中於香港及內地,與其他經營多個地區及業務範圍的銀行不同,認為將兩者的不良貸款比率直接進行比較似乎不太合適。她又指,有關不良貸款並無顯著拖累恒生銀行財務表現,恒生銀行將繼續採取審慎及保守的風險管理策略,強調該行有足夠抵禦風險的能力。

  去年該行淨利息收入按年減少5%至307.84億元,淨利息收益率收窄10個基點至2.20%,非利息收入上升26%至107.53億元。

  施穎茵:續審慎管理風險

  施穎茵表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香港房地產貸款佔恒生銀行總貸款的比例為16%,至於內地房地產貸款的佔比則只有2%。由於全球貿易及地緣政治等不明朗因素料持續一段時間,因此現階段預測今年全年不良貸款比率的情況似乎言之尚早。她坦言「今年是不容易的一年」,但同時指出現時香港樓市已現回穩跡象,加上市場預期美國今年或會減息兩次,若最終落實相信可紓緩企業的現金流壓力。

  恒生銀行風險監控及合規總監張家慧指,高息環境對香港中小型發展商影響較大,但強調現時約三分之二香港房地產貸款擁有抵押品,餘下約三分之一沒有抵押品的貸款主要是大型上市發展商,而他們通常擁有多元化的收入來源,有一定財政實力,認為香港房地產貸款組合對該行的財務表現未有造成重大負面影響。

  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兼財務總監蘇雪冰表示,雖然去年下半年美聯儲開始減息,但今年減息步伐還存在不確定性,故客戶對借貸的態度較為審慎,令貸款需求仍然較為疲弱。

  對於有本地企業因經營面臨挑戰要求延遲償還銀行貸款,施穎茵表示,該行將採取支持企業特別是中小企的策略,與客戶度過艱難時間的方針不變,會與客戶保持足夠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