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虛擬資產市場 把握機遇增強優勢
香港證監會昨日公布了虛擬資產路線圖「ASPIRe」,旨在通過五大支柱共12項主要措施,強化規範、擴大業務空間,做大虛擬資產交易的流動性和市場規模,標誌着香港在虛擬資產領域的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彰顯了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和先行先試的角色。香港要洞悉國際及國家的最新發展方向,以時不我待、分秒必爭的態度動起來,把握和發掘發展機遇,用好香港獨特地位,增強香港優勢,貢獻國家高質量發展。
路線圖的五大支柱分別為連接、保障、產品、基建和聯繫,涵蓋了虛擬資產市場發展的多個方面,旨在通過明確規範和監管框架,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其中,連接支柱旨在促進全球流動性的接達,保障支柱則強調以安全為本的適應性合規,產品支柱將探討更多元的交易方式和產品框架,基建支柱推動傳統金融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基礎設施升級,而聯繫支柱則注重與持份者的積極溝通和合作。
在12項主要措施中,制定加密貨幣場外交易(OTC)及託管服務的發牌制度最為矚目。這一措施將有助於規範場外交易市場,提高市場透明度和投資者保護水平。此外,證監會還將探討與證券市場風險管理保障措施相銜接的虛擬資產孖展融資要求,在明確的託管和營運指導下允許質押和借貸服務等。這些措施將極大地擴大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業務範圍,提升市場的活力和吸引力。
去年全球虛擬資產市場的價值超過3萬億美元,年交易量超過70萬億美元,並已成為全球金融市場一個潛在的新興力量。不少海外國家都為發展虛擬資產交易做積極的準備。特區政府早在2022年發布了《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以迎接全球虛擬資產急速發展所帶來的金融創新,去年又批准首批虛擬資產現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掛牌,令香港成為全球第二、亞洲第一個提供此類交易的市場。
虛擬資產是新與事物,存在的風險不容低估。2023年本港發生的JPEX「爆煲」事件提醒,隨着虛擬資產的不斷創新,監管機構必須關注投資者保護、洗錢和網絡安全風險,既不能因為擔心風險而對發展裹足不前,甚至因噎廢食,亦不能放任自流而忽視投資者保護,必須兩者兼顧,找到適當平衡。
今次證監會在路線圖中提出了准許提供質押、孖展融資服務以及虛擬資產衍生產品等。然而,這些新產品和服務也將受到嚴格的監管和限制,如只限於專業投資者參與等。這樣做正是為了平衡市場發展與投資者保護之間的關係,確保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肩負着先行先試的試驗場平台角色。在虛擬資產領域,香港擁有獨特的優勢和條件,如健全的法律體系、成熟的監管框架、國際化的金融市場等,這些優勢使得香港在推動虛擬資產市場發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為國家做到風險可控積累經驗。積極發展虛擬資產,正正是用好香港「一國兩制」所帶來的獨特地位和優勢。
機遇從來都是需要主動去發掘的。持續不斷的創新,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關鍵特質。香港應繼續秉持敢於破格創新、開放包容的理念,加強與內地和海外的合作與交流,積極把握機遇、勇於創新、加強風險防範,一定能夠建立蓬勃的虛擬資產生態系統,為國家乃至全球金融市場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