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兩地人物資金便捷過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望賢 深圳報道)河套香港園區代表徐曦表示,在人員流動方面,合作區以「一區兩園」的模式運作,科研人員每天往返深港兩個園區,因此需要創新性便利通關的模式和設施,允許兩地的特定人員便捷過境。例如用預先登記的模式,以科技輔助的手段,實現無感通關。兩地政府在探索合作區東西兩側分別建設跨河行人橋,直接聯通兩個園區,同時在人才福利方面也積極探討受聘於香港公司但是需要頻繁往來內地的員工可以享受內地社保的保障。

  在物資方面,要利用綠色通道或者白名單的機制,輔以科技手段,簡化科研物資和設備進出兩地園區的手續和審批。資金流動方面,要用好香港園區這個境外的特殊地理優勢,與內地有關方面在積極探索如何便利落戶在河套香港園區的內地企業跨境調撥資金的措施,支持兩地園區產業項目進行互相融資。

  數據流動方面,在符合國家數據安全法律法規和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會擴大內地科研數據跨境到香港園區,供園區內的企業和機構使用。同時,兩地政府也會積極探討兩地園區共享科研數據或者推進研發數據互認制度,促進科研成果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從香港這邊轉化落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