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有靈犀】養育的意義
王 欣
身邊不少朋友已經結婚生子,大家常在一起討論子女養育的問題。 養育二字,既要養,又要育,身體要養好,德育和教育也要跟上,似乎是一個很大的工程。
內地的朋友經常抱怨現在養孩子很「卷」,尤其體現在教育上。近年來,不少內地精英通過「高才通」政策來港定居,有聲音說,他們把孩子也「卷」到了香港。有朋友說,自己的女兒本來在一間名校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結果來了一批「高才通」子女後,她很快被趕超,於是每天感到頂着巨大的壓力去上學。
一日,我和一個三孩媽咪喝咖啡,她和老公本身已經很成功,在香港運營自己的公司,平時給我的感覺像個女超人。我本以為,這樣成功的媽咪,一定會千方百計地使出全身招數去培養子女, 然而令我驚訝的是, 她竟和我一樣,秉持「佛系」帶娃,不「雞」娃,也不逼娃。她說,她的3個孩子都就讀一般類型的國際學校,她會按照孩子的興趣和性格特點安排孩子的生活學習,而她和老公每天都在忙自己的工作,晚上回家和周末時集中陪娃,不給孩子壓力的同時也會讓孩子感受家人的高質量陪伴。
看着我的一對子女,我也常常想,我應該怎樣養育他們呢?兒子出生時,我也曾焦慮,希望能幫他設定好未來的發展路線,但一路走來,我還是放棄了原本打算的「雞娃」策略,尊重他的愛好去引導他學習和生活。現在,兒子的自我學習能力是相當不錯的,最重要的是,他對知識抱有探索的熱情,就像人餓了一定去找吃的一樣,不需要外界去逼着做。
但養育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很多時候又不能夠輕易放手,女兒雖是我領養來,但我對她的養育,看得更加重要。因為小孩子未來人生路很長,一步走錯,可能步步皆錯。她初來時不願意看書,因為不懂字,對書本沒什麼興趣。我便想方設法找到她喜愛的故事繪本, 每晚堅持讀給她聽,讀完再跟她一起探討故事的意義,一起說說笑笑,她漸漸感知到一個好故事給她心靈帶來的愉悅,更能感知媽媽與她一起分享故事的快樂,變得再也放不下書本。
有時候,聽到兄妹兩人打鬧的笑聲,再想想他們貼着我的樣子,我總會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做怪獸媽咪,遵循他們的天性,給他們足夠的信心和支持,讓他們在家人的愛和陪伴下,慢慢長大。忘記焦慮,孩子快樂健康明媚,才是父母最希望他們長成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