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童子」入「蓮花」 —在澳門尋跡哪吒


內地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的熱映,讓「哪吒」這一形象風靡全球。
從喧囂的水坑尾街拐入哪吒廟斜巷沿坡而上,便是始建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的柿山哪吒古廟。不遠處,大三巴牌坊(聖保祿教堂遺址)西側的茨林圍,大三巴哪吒廟巍然屹立,當地居民於1888年建立此廟。如今,柿山和大三巴兩座哪吒廟分由兩個值理會管理,信俗傳承也由他們肩負。2014年,澳門哪吒信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從事相關工作的鄭權光和葉達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在澳門人心中,「哪吒」早已扎根這片土地,成為中華文化傳承的代表之一。「柿山哪吒古廟周圍有五個以『哪吒』命名的地點,哪吒廟斜巷、哪吒廟巷、哪吒圍……我們從小在此長大,受哪吒信俗文化熏陶。」鄭權光說。
每年農曆五月十八日的「哪吒誕辰」,兩座哪吒廟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活動:建醮祈福、搶花炮、神功戲、飄色巡遊、哪吒神像出巡、醒獅採青……三天活動期間,廟門前水洩不通,巡遊隊伍綿延一公里。
「我從五六歲起就跟着父親在廟裏做義工,哪吒廟見證了澳門的變遷。」年逾七旬的葉達感慨道。他還特別祝賀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破百億,助力推動文化傳承與發展。「我早就去珠海看了這部電影,一睹為快。」葉達說,澳門即將上映影片,屆時他將會組團帶更多人捧場。
柿山哪吒古廟值理會內,懸掛着「哪吒信俗文化兩岸交流基地」匾額。理事長馮健富說,多年來,柿山哪吒古廟與台灣各地哪吒廟交流頻繁。自2014年起,廟方多次赴「哪吒祖庭」所在地——四川江油,參加「海峽兩岸哪吒文化交流活動」,共同追溯中華民族的精神脈絡。
「祝禱哪吒慶典的第一句,是『國泰民安』。因為沒有國家,就沒有一切。哪吒是忠孝愛國的化身。」馮健富說,「我們在澳門弘揚哪吒信俗文化,愛國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大三巴哪吒廟對面,一座新穎的「哪吒文化館」掩映在古樹中,館內陳列着冰箱貼、明信片、水杯等文創產品,吸引遊客駐足選購。「電影的熱映激發了年輕人對『哪吒』的興趣,我們要與時俱進,讓新一代了解『哪吒』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葉達說。
因為電影熱映,兩座哪吒廟也吸引了更多的遊客。記者看到,很多遊客前來,或進香祝禱、或拍照留念,其中不乏來自歐洲、東南亞的遊客。兩座古韻悠然的哪吒廟靜靜矗立於歷史城區,宛如時光的見證者。從柿山哪吒古廟到大三巴哪吒廟,「哪吒」——這位中國民間信仰中的「蓮花童子」,早已融入「蓮花寶地」澳門的城市記憶,成為連接歷史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文化紐帶。 ●綜合新華社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