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閩港合作 助力閩籍民企揚帆出海

蘇清棟 全國政協委員 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
蛇年新春,福建省委、省政府召開的「新春第一會」,召集民營企業家唱響福建民營經濟「好聲音」,鼓勵民營企業家奮勇爭先。我們在香港的閩籍企業家和鄉親也倍感振奮,希望能進一步發揮好香港「一國兩制」優勢,促進閩港合作,助力福建更多民營企業從香港揚帆出海,做出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10月在福建考察,提出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上奮勇爭先,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充分激發全社會投資創業活力。福建省委、省政府把今年的「新春第一會」,聚焦於民營企業發展,體現了對民營企業的重視和支持。
民營經濟在福建「三分天下有其二」,是福建經濟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優勢所在。長期以來,閩籍民營企業家弘揚「敢為人先,愛拚會贏」的開拓創新精神,以「晉江經驗」為帆,走出了一條具有福建特色的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之路,讓海內外閩籍鄉親引以為榮。
在港閩籍鄉親一直關心家鄉發展,積極參與家鄉建設,也是連結閩港兩地的重要紐帶橋樑。福建的民營企業與香港素有緊密聯系,在港的閩籍鄉親,願意為家鄉民營企業進一步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香港是閩籍民營企業走向世界的重要橋頭堡。香港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閩籍民營企業海外上市的首選之地。日前,寧德時代已經向港交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請,可能籌集超過50億美元資金,將為香港股市注入新的活力。未來,隨着閩港兩地合作不斷深入,會有更多閩籍企業來港上市,壯大香港的金融業。
閩港兩地加強金融合作,吸引更多閩籍企業來港上市,有利於香港進一步鞏固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同時也有利於進一步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為推進福建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更多閩籍企業走向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科技進步是帶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閩港兩地在科技創新和科技產業發展領域各有所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去年,福建省科技廳組團來港,參加「2024香港國際創科展」期間,共簽署15個合作項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製造、醫療健康等前沿科創領域,取得豐碩成果。閩港兩地應在科技合作方面,進一步挖掘潛力,釋放出更大的動能,尤其要支持更多閩籍民營企業,擴展與香港的大學院校、科研機構以及港資企業的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兩地創新科技產業取得飛躍式的成長,造福兩地人民。
福建和香港地理相近、人緣相親,在旅遊、文化、教育方面有很多有利的合作條件。雙方可以推出更多「一程多站」的旅遊產品,配合國家不斷擴大的免簽政策,吸引國際遊客,體驗中國文化,一起對外講好中國故事。
雙方也可以推展多層次的教育合作,包括大學院校之間的教學、研究合作。晉江市政府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於2023年創建理大晉江技術創新研究院,整合境內外優勢創新資源,聚焦紡織科技、創新食品科技、微電子等領域,探索發展科技領域的「晉江經驗」,是其中一個成功的例子。此外,閩港兩地也可以考慮設置專項獎學金,支持兩地學生交流。
福建是百多萬閩籍鄉親的故鄉,也是許多鄉親退休養老的首選地,閩港兩地可以合力推進醫療、養老合作,發展優質醫療服務、養老服務,攜手推進民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