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選育 1.8萬尾大閘蟹新品苗放流陽澄湖

【大公報訊】記者陳旻蘇州報道:2月17日上午,1.8萬尾歷時16年選育出的第6代中華絨螯蟹蟹苗,被公益放入陽澄湖中華絨螯蟹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龔文龍表示,增殖放流是保護水生生物資源、維護陽澄湖生態平衡的重要舉措。舉辦此次蟹苗放流,可有效補充陽澄湖水域的中華絨螯蟹種群數量,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陽澄湖漁業資源。
此次放流活動由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主導,得到蘇州市農業農村局、蘇州市農發集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等相關單位支持,吸引了沿湖養殖戶、科研機構專家與環保志願者百餘人參與。此次放流的1.8萬尾中華絨螯蟹「陽澄湖1號」新品種蟹苗,為2024年10月通過農業農村部水產新品種認定。
「這是陽澄湖大閘蟹新品種的第一次放流,這個蟹苗的新品種證書也是蘇州歷史上第一個水產新品種。」蘇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研究員張茂友介紹,自2008年起,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蘇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蘇州市陽澄湖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五家單位發起,挑選陽澄湖水域生長的4兩5至半斤的雌蟹與長江野生雄蟹為基礎群體,採用群體選育技術,奇、偶年同步選育,經過16年連續五代精心選育而成目前的第六代「陽澄湖1號」新品蟹苗。「選育出的新品蟹苗保留了陽澄湖大閘蟹的青背、白肚、黃毛、金爪、體壯的特點外,最重要的特點是生長速度快。」張茂友說,「新品種蟹的生長速度要比原來的蟹提高19%以上,此外,大規格蟹的比例提高21%以上,可有效促進增產增收。」據悉,在相同養殖條件下,18月齡新品種蟹的體重比普通中華絨螯蟹體重提高10.02%。
龔文龍對大公報記者表示,2024年,有少量陽澄湖大閘蟹經韓國銷售到香港市場,品質優良,好評如潮。今年,該協會將全力推動陽澄湖大閘蟹直供香港,特別希望香港市民能品嘗到肉質細嫩、入口鮮甜、蟹黃如金、蟹膏似玉的新品種陽澄湖大閘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