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一粟/雲業務潛力重估 三大電訊商看漲\谷運通
2025年愈來愈像是中國資產被重新認識的一年。國產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破繭而出,有如古希臘阿基米德所說的支點,撬起了整個中資股市場。而《哪吒2》的火爆,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普世價值的共性,令部分國際資本開始重估投資中國的價值。
雖然港股在急升之後面臨23000點關阻力,其他擾亂市場的因素,如關稅、地緣政治風險也不時出現,但中長期的升浪似已成勢,今年應視為中資股估值重估之路。
這一輪的升浪由1月13日的最低點18671點啟動,只用了23個交易日,便大幅上升4470點,累積升幅近24%;恒生科技指數更為誇張,同期升幅37%,更升破去年10月高位,十分強勁。從市場年初至今的表現看,強勢股包括雲計算、雲業務、部分AI應用等。相對而言,三大電訊商的雲業務潛力巨大,股值存在着大幅提升的空間。若出現調整,可適當介入。
根據內地券商的分析,三大電訊商(中電信、中移動和中聯通)雲業務營收分別為1200、1100、700億元人民幣。現時海外雲和阿里雲的合理估值約市銷率(PS)3倍,三大電訊商的雲重估市值分別為3600、3300和2100億元人民幣。
中國企業在各自領域執全球牛耳
儘管港股已進入技術牛市,但外資持觀望的仍然不少,內地資深金融界人士阿信最近在報刊上撰文,分析西方投資者對中國的偏見。他認為,西方世界對中國經濟的看法充滿矛盾,理論和邏輯難以評估中國經濟和產業實情。俄烏衝突、地緣政治風險等短期的宏觀現象更掩蓋了中國經濟的長期潛力,其後果是,中國資產看似「不值錢」了,中國企業看似不賺錢了。但事實是,中國在微觀層面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度數字化已成為中國企業的標配,強大的數字化底座為AI應用的落地做好了準備。
華為、比亞迪、寧德時代、大疆等中國企業在各自領域已經成為全球龍頭。而全球前十的研究大學中,中國更佔到七家,儘管中國在科技、基礎設施、社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仍然停留在過去。因此,DeepSeek的出現,有助於減輕國際社會的偏見,投資中國會重新成為全球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