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申辦醫科「第二學位」課程待批

【大公報訊】記者陳煒琛報道: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昨日與一眾領導層出席活動,並分享中大醫學院在研究、教育及大灣區發展方面的最新發展及未來計劃。趙偉仁表示,早前已向政府遞交申請,籌劃開辦醫科「第二學位」課程,並期望能在下一學年開辦。而對於備受關注的政府將調整八大撥款問題,趙偉仁表示,人才和教育培訓是中長期投資,若減少資源投入將會影響未來的人才,希望政府不要削減太多。
為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趙偉仁表示,中大醫學院最近新增了「科研轉化及創業」,落實從多方位推動產學研投互動合作,建立可持續創新生態系統。未來也將在本科及研究生課程中加入「科研轉化及創業」的基礎知識,讓其於在學期間培養對科研及知識產權的認知。另外,醫學院也會籌辦工作坊,與教職員及研究生分享有關申請專利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知識和經驗。
趙偉仁透露,為培養新一代醫學生進行AI研究並應用於醫學,中大醫學院還將推出人工智能研究實習機會,對象為醫科1至3年級學生。
冀與第三間醫學院良性競爭
趙偉仁表示,早前已向政府遞交關於籌劃開辦醫科「第二學位」課程的申請,現正等待批准,希望能在下一學年開辦。而去年施政報告指出,將現有的兩間醫學院學額由590個增至650個。副院長(學生事務)吳兆文表示,若政府批准下學年增招30名學生,希望可以用於錄取第二學位學生,且這些學生第一學位最好是具有理科背景。
吳兆文透露,過去中大醫學院一直招收第二學位學生,每年可收到80至100人申請,但錄取人數約佔整體的5%以下。他表示,無論政府批准與否,都不會影響第二學位學生的錄取,只是學額方面稍有鬆動,相信生源沒問題。此外,中大醫學院新教學科研大樓將在2027年落成,每年招生名額可提高至400名醫科生及330名護士學生,同時配備一系列前端科研設施,因此吳兆文希望當局可以盡早批准開辦30個第二學位學額。
面對多間大學有意開辦第三間醫學院,在收生和教學資源方面是否會有競爭,趙偉仁表示這是良性競爭,「且最重要的是將學生培養為仁心仁術的醫生。」吳兆文補充,政府指出,新醫學院將跟現有的醫學院「錯位發展」,因此「完全不擔心會形成惡性競爭。」
政府早前表示,需要調整對八大的撥款以應對財赤。趙偉仁表示,將會與政府共渡時艱,雖暫未清楚大學撥款具體情況,但希望政府可以考慮到人才培訓是中長期投資,不要大量削減資源投入。而在科研方面,趙偉仁直言,中大醫學院科研成果剛剛嶄露頭角,希望創新科研成果能繼續獲得政府和業界的支持。至於是否會考慮增加學費,趙偉仁則表示,「由教育局決定,而非院校自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