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鏡/邁向4.5年上樓\蔡樹文

  縮短公屋輪候時間,是本屆特區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目標,亦是體現市民「幸福感、獲得感」的一項重要指標。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去年底公屋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下跌至5.3年,縮短9個半月,是6年來的最低數字。他有信心落實5年內,公屋綜合輪候時間縮短至4.5年,實現由6年縮短一年半的目標。

  公屋輪候時間縮短,有賴特區政府努力不懈。新公屋項目陸續落成,增加了公屋供應;當局積極打擊濫用公屋,成功收回七千多個公屋單位;而居屋及綠置居項目保持供應,不少公屋戶購買單位後,交出公屋單位;還有本屆政府推出的3萬個「簡約公屋」計劃,供合資格輪候公屋人士申請入住,變相增加了公屋供應。

  「簡約公屋」剛推出第二期,連同第一期共提供9千多個單位,仍有約2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將陸續供應,加上按計劃興建的傳統公屋項目,各界都相信不久將來可實現4.5年上樓。隨着更多人入住公屋,減低對劏房需求,租金市場會更健康。改善基層居住環境,現屆政府是有心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