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集/技術優勢增 萬億資金買中資股\大衛

  圖:中國科技突破與進步,民營企業發揮重要作用。騰訊、阿里巴巴、小米及比亞迪股價料有好表現。
  圖:中國科技突破與進步,民營企業發揮重要作用。騰訊、阿里巴巴、小米及比亞迪股價料有好表現。

  中國在多個關鍵技術領域領先全球,競爭優勢顯著增加,中資科技股正吸引全球萬億規模資金流入。美國科技巨頭英偉達、蘋果公司及Meta紛紛看好中國,尋求擴大投資或業務合作,從中分享中國創新發展、技術突破的紅利,體現中美合則兩利、互利共贏。

  代表內地科技企業的恒生科技指數在2025年脫穎而出,年內上升逾20%,領漲全球股市,更將美國科技股完全比下去,高盛估計人工智能(AI)應用推動內地企業盈利增長,預料可吸引2000億美元(約15600億港元)資金流向中國股票。至於代表美國科技股的納斯達克指數,今年來只有數個百分點升幅而已,七大科技股表現更是令人失望,其中特斯拉股價年內大跌逾一成,面對中國車企競爭,反映市場憂心電動車市場份額下降,繼而影響其自動駕駛、機器人技術發展。

  事實上,美國科技霸凌、實施技術封鎖阻不了中國科技進步,內地DeepSeek低成本AI大模型推出一鳴驚人,可見中國AI技術發展已追上美國,且廣泛應用產業之上,助力智能機器人等產業發展,估計去年底中國從事智能機器人產業企業逾45萬間,註冊資本超過6.4萬億元人民幣,展現中國創新實力強勁,美國無理打壓注定失敗。

  美企加注中國 擴大投資合作

  近年中國技術競爭優勢不斷躍升,令全世界刮目相看。根據美國媒體彭博報告顯示,中國在無人機、太陽能板、石墨烯、高鐵、核電、電動車、鋰電池等關鍵技術領域已是領先全球。同時,美國智庫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報告亦指出,中國的AI、量子技術等領域已追上全球領先者。因此,中國科技創新發展勢不可當,就連美國科技巨頭都積極尋求加注中國,包括擴大投資或業務合作。

  英偉達布局自駕 增持內地科企

  近期接連有美國科技企業頻頻作出策略性投資部署,看好中國技術創新潛力,具有重要啟示作用,必定吸引更多資金湧入中資股。例如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布局自動駕駛,去年第四季減持英國芯片企業ARM逾四成持股,卻增持在美上市的內地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企業文遠知行超過170萬股,刺激股價一度倍升,而蘋果公司則選擇阿里巴巴合作拓展手機AI業務,以力保在全球手機競爭力與市場份額。上述投資、合作有助促進科技發展,美企亦可從中分享中國創新科技發展的紅利。

  此外,杭州六小龍之一宇樹科技,其人形機器人在央視春晚表演爆紅,吸引全球目光。據報美國科技巨頭Meta計劃全力進軍人形機器人市場,擬與宇樹科技、美國初創公司Figure AI等企業聯手合作,由此凸顯中國科企實力,並體現中美合則兩利,互利共贏。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市場信心增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科技突破與進步,民營企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佔比擴大至92%以上,預期內地繼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進一步破除市場准入的障礙,有助增強市場投資信心,利好騰訊、阿里巴巴、小米集團及比亞迪股價表現。

  事實上,包括主權財富基金在內的中長期資金進一步增配中資股,包括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在去年末季增持阿里巴巴,而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在去年第四季增持華住、拼多多、京東、百勝中國等股份。

  總而言之,中國科技水平躍升,尤其AI技術突破,加速產業升級,推動先進製造業發展,從而強化中長期經濟增長動力,支持中資股牛市行情,成為全球投資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