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政策需更多傾聽市場主體心跳聲」

在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由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主辦的2025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與中小企業座談會18日在北京召開,10餘位代表委員與來自科技、製造、服務等領域的50餘家中小企業負責人交流研討。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副會長王斌介紹,現場收集到43條有效建議,將提交全國兩會,讓一線聲音直通兩會。「政策制定需更多傾聽市場主體的『心跳聲』」。\大公報記者 任芳頡、郭瀚林北京報道
中央挺民營經濟 中小企吃下「定心丸」
與會人士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17日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體現了總書記對民營經濟、對科技企業的重視,民營企業吃下了「定心丸」。
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執行會長任興磊在致辭中提出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數字化轉型,提升企業競爭力;加強金融支持,緩解融資難題;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優化產業布局;關注綠色發展,推動可持續發展;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強化政策落實,確保中小企業受益等七點建議。
「儘管國家鼓勵創新,但研發周期長、資金壓力大,希望政策能進一步延長稅收優惠周期。」「國際市場波動加劇,期待政府搭建更多跨境合作平台,助力企業『抱團出海』。」 ……座談會上,中小企業代表直言發展痛點。與會代表委員結合兩會部署,圍繞企業提出的融資難、創新支持不足、數字化轉型成本高等問題展開討論,並發表了相關意見。
代表:要對企業家更包容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指出,提振民營經濟需從制度層面構建包容創新的生態體系。中央持續釋放支持民營經濟、高端製造和科技創新的政策信號,但涉企執法「一刀切」、個人破產制度空白等問題仍抑制創新試錯空間。他呼籲加快建立個人破產制度,明確債務免責邊界,破除創業者「一次失敗終身負債」困境;優化對賭協議機制,培育立足長遠的耐心資本。「企業家創業創新,執著是最寶貴資產,要對企業家更包容,以法治平衡風險包容與責任邊界,讓企業家精神真正成為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
委員:構建「政策直通車」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委員曲永義重點圍繞新質生產力的構建、未來產業布局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出前瞻性建言。他提到,中小企業要抓住產業鏈深度重構機遇,推動『鏈式轉型』破局。從凝聚人心的企業文化、科學完善的治理制度以及差異化的創新能力三個要素突破,打造企業競爭優勢。他特別強調,應加快構建科技成果轉化的長效機制,打通從科研到生產的關鍵環節,為民營企業注入持續發展的創新動力。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中華慈善總會黨委書記孫達說:「企業代表提出的問題和建議,體現了企業所需所盼。當下,破解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是激發市場活力的關鍵,呼籲有關部門構建『政策直通車』機制,開展政策精準推送和輔導,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為企業提供從數字營銷到智能製造的階梯式賦能。中小企業要把握中央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春風,更要抓住產業鏈協同升級機遇,把政策紅利轉化為創新動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傅川在談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時表示,中小企業應通過供應鏈上下游協同推進數字化,以降低成本、提升收益。
「政策制定需更多傾聽市場主體的『心跳聲』。此次座談會收集有效建議43條,相關建議重點突出、問題務實,構思前沿,直面現實挑戰。我將把相關建議帶到全國兩會,推動政策制定更貼近企業需求、更聚焦痛點難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副會長王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