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擴充樟宜機場 推動企業AI化鼓勵上市

總理黃循財首份財政預算案 預計盈餘近400億元
香港文匯報訊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周二(2月18日)公布任內首份財政預算案。今年適逢新加坡建國60周年,還將舉行大選,財政預算案備受關注。今次預算案公布多項發展措施,包括擴充樟宜機場、協助持續進修、提供人工智能(AI)企業資金、稅務寬減鼓勵本地企業上市等。黃循財表示,財政預算案旨在維護新加坡社會強大團結,緩和通脹上升、應對多變的國際局勢。
根據新的預算案,當局為樟宜機場發展基金新注資50億坡元(約290億港元),協助五號客運站建設。政府會向樟宜機場集團提供擔保,降低建設五號客運站、支持機場東部基建建設所需借貸成本。預計工程完工後,五號客運站能為樟宜機場增加超過50%客流容量。
協助中年人士持續進修
預算案提出撥款1.5億坡元(約8.7億港元)資金,支持需要依照自身需求訂製AI解決方案,將AI技術整合至業務流程和系統的任何企業。合資格企業申請獲批後,可以在政府協助下與主要的AI雲端服務供應商合作,獲取AI軟件、提升AI計算能力,並及時向專家諮詢。
當局推出「未來技能升級計劃」,為所有40歲及以上新加坡公民,提供價值4,000坡元(約2.3萬港元)的未來技能積分,可以在新加坡社會科學大學參加技能培訓課程。其中參加特定全日制課程學員,每月可申請最多3,000元訓練津貼(約1.7萬港元)。報讀兼職課程也可獲得每月300坡元(約1,738港元)津貼。政府也為企業推出未來技能人力發展補助金,支持在職人士終身學習、掌握終身就業能力。
注資290億應對氣候變化
政府亦採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建議,為選擇在新加坡上市、在新加坡展開經濟活動的新加坡企業和基金經理,提供一定稅收優惠。當局鼓勵本地企業的基金經理大量投資在新加坡上市的股票,以增強新加坡股市吸引力、促進資本投入新加坡本地市場。
就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當局為海岸及洪水防護基金注資50億坡元,確保海岸防護基建維持可持續的長期投資。政府亦鼓勵採購電動重型車輛。
當局預計2025財年,新加坡財政盈餘約68億坡元(約394億港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0.9%,但經濟增速料放緩至1%至3%。黃循財稱,中美競爭加劇,不可避免牽涉新加坡等國家,全球經濟面臨更大下行風險。新加坡需要應對動盪的外部環境,加強國民身份認同,以更多信心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