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漲360點曾越二萬三 資金續追入科技股 民企座談會提振信心 外資大行齊唱好港股

●多間外資大行高度評價內地召開的民企座談會,恒指昨日曾突破二萬三關口,收市升逾三百點。 中新社
●多間外資大行高度評價內地召開的民企座談會,恒指昨日曾突破二萬三關口,收市升逾三百點。 中新社

  中央召開民企座談會,大為鼓勵了投資者信心;國家發改委昨日重申要破除市場准入障礙,加快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消息吸引資金繼續追入科技股,港股昨日一度升525點高見23,141點,收市報22,976點升360點,大市成交亦高達近3,387億元。多間外資投行昨日高度評價內地召開的民企座談會,認為進一步明確了中央支持民營科企及凸顯科技創新重要性的態度,投資界對港股的看法也轉為樂觀,其中美銀證券更將中國市場的評級從「可交易」轉向「可投資」。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外電昨引述美銀證券分析師團隊報告指出,投資中國的論據已有所改善,近日市場的良好表現、低成本的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突破,以及較預期理想的中美關係等利好因素,都共同支撐起大市。故此美銀證券將中國市場的評級從「可交易」改為「可投資」,並指增加派息和鼓勵保險公司投資等長期改革,可望支持市場近期升勢。

  由「可交易」轉為「可投資」

  報告又指出,中國市場去年表現優異,但當時許多投資者仍將中國視為一個短線交易市場,熱錢來去相當急勁,而全球長期資本仍對中國市場不以為然,且很少參與其中。但令人鼓舞的是,現時中國市場的基本投資論據已持續改善,料有助吸引更多資金來華。

  此外,美銀全球研究昨日還公布一項對投資者的調查,結果顯示,看升的投資者已將現金持倉水平降至3.5%,是2010年以來最低,因他們更多地買入了股票,並做空其他資產。該行表示,股票投資者轉向對債券敏感的行業,如製藥、生物技術、公用事業和REITs等。同時,投資者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程度降至3年來最低點,而貿易戰的風險更被視為最低。該調查是根據對168位總計管理着4,010億美元資產的受訪者進行月度全球調查。

  高盛上調港交所目標價

  高盛亦指出,中央召開民企座談會,凸顯近期DeepSeek和《哪吒2》時刻下,中國民企的活力與創造力。該行指出,港股目前的每日成交額是去年前三季的1.5倍,基於港交所(0388)近半的營收來自股票交易,高盛估計港股成交額呈上升趨勢,應可為該股上半年帶來約20%的基礎盈利增長;同時,新股上市活動回升,也會進一步推動港交所收入增加。高盛遂把港交所今明兩年的每股盈利預測各上調4%,12個月目標價調升4%至410元,投資評級維持「買入」。

  港交所昨日收報341.4元,換言之,距高盛410元的目標價有20%的上升空間。

  紅蟻資本投資總監李澤銘也指,召開民企座談會,表明中央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向市場釋出非常積極信號,而市場對此也相當受落,齊齊推動了投資氣氛。投資者現時還憧憬下月召開的全國兩會有更多刺激經濟政策推出,若內地有更多刺激經濟的舉措,會使投資者更願意將資金流到科技以外的板塊,例如消費零售等,這將有助恒指進一步上試23,200點,即是突破去年9月、10月頂位後,仍有餘力再上。

  小米勁升7.2%再創新高

  科技股繼續成為大市火車頭,小米(1810)昨勁升7.2%,收報48.4元再創新高;本周公布業績的阿里巴巴(9988)升3.4%,比亞迪(1211)升2.9%,美團(3690)升2.4%,騰訊(0700)升2%並破500元大關報收。快手(1024)升近一成,是升幅最大藍籌。AI股美圖(1357)升10%,惟商湯(0020)跌0.6%。一眾科技股帶動科指再升2.5%報5,639點。

  業績股方面,滙控(0005)今日放榜,據報本港將裁減約40名投資銀行家,當中有董事總經理職級。該股再升2%,以全日最高87.2元收市,再創7年高位,2025年以來累積升幅已達15%。

  個股方面,譚仔(2217)上市3年即獲母企以每股1.58元私有化,復牌收報1.47元,全日升63.3%,是升幅最大個股,成交額近億元。該股在2021年10月上市價為3.33元,以今天收市價計,實際上累跌56%。

  外資大行評民企座談會對市場的提振

  美國銀行證券:中國市場的基本投資論據已持續改善,正由「可交易」向「可投資」轉變。

  瑞銀:內地重新聚焦與科技頭部企業合作,為板塊跑贏大市注入新動力。

  花旗:對互聯網和科技的重視為中國互聯網行業提供了以倍數計的估值支持。

  高盛:上調中國股市目標位,預計人工智能的應用將促進盈利增長,並可能帶來2,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摩根士丹利:隨着監管結構調整的基本完成,預計未來兩至三年,內地將提供適度的政策支持和更可預測的監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