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得開心@校園】校內外實踐環保 「童愛地球」齊做到


獲選為港燈「綠得開心計劃」最傑出「綠得開心學校」之一的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積極推動環保教育,除了把環保教育融入到課程中,更舉辦了不少推行環保的活動,加強師生對環保的意識,並把環保實踐在生活當中。
學校每年都會舉行「一人一花」的活動,活動得到家長全力支持和同學積極參與,同學把與家人悉心栽種的萬壽菊帶回學校互相欣賞和投票,部分放在校園的花圃中,部分送給工友叔叔和姨姨,以表達對他們的關懷,並展現中華傳統文化孝親的正確價值觀。
此外,學校參與「綠色學校天地:環保風紀計劃」,校內的環保風紀就校園綠化及自然保育、避免和減少廢物及惜水資源的主題向全校師生推廣環保信息,樹立實踐綠色生活的榜樣及鼓勵同學於校園內養成環保習慣。
參與「惜水學堂」 培養節流觀念
與此同時,學校積極培養學生感恩珍惜的正確態度,榮獲「校園齊惜福」惜福學校銀獎。配合水務署轄下的「惜水學堂」計劃,為全校學生舉辦惜水攤位、珍惜用水教育營、惜水講座及校園用水考察等活動,把環保信息及實踐經驗融入日常學習中。
學校設有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利用可再生能源為校內設施供電,既減輕電費開支,更能進行環境教育,教導學生實踐綠色低碳生活。相關發電數據會於學校的「STREAM學習基地」電視熒幕中顯示,讓學生持續追蹤太陽能板的發電量,通過觀察和分析太陽能發電數據,學習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及效益,培養校園環保的意識。
學校致力進行環保教育,於各學科、全方位學習及校園氛圍中加入環保元素。以校本跨學科專題研習為例,一、二年級學生均以家中不同的環保物料去裝飾太陽能小夜燈及製作玩具,把再生能源展現於家庭,並學習愛惜地球資源的價值觀。
五年級學生透過資料搜集和靜觀活動等探究學習模式明白人與大自然相互依存的關係,設計出智能環保回收箱。學生運用閉合電路及編程應用等知識,發揮創意,設計綠色校園產品,在製作智能環保回收箱的過程中發揮創意解難能力。
六年級學生以「智慧城市」作主題,從城市規劃入手,設計及建設智能綠色城市。學生考慮不同的可再生能源方案,為他們設計的綠色城市模型加入環境保護元素,然後運用micro:bit編程,發揮創意,設計智能自動澆水系統,減輕因城市化帶來的各種環境污染問題,達至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解決現實困難的思維能力。
學校透過課堂內外的活動,讓學生明白環保的重要性,還給予機會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綠色生活,並加入編程元素,利用科技回饋大自然,做到「童愛地球」,成為愛護地球的好公民。
●港燈綠得開心計劃,致力透過多元化活動,協助年輕一代及公眾人士培養良好的用電習慣、多認識可再生能源和實踐低碳生活,目前已超過720間全港中小學校加入「綠得開心學校」網絡。有關詳情,歡迎致電3143 3727或登入www.hkelectric.com/happygreencampa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