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大首期超算中心正式啟用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陸雅楠)嶺南大學昨日假屯門校園舉行傳媒新春聚會,嶺大校長秦泗釗與多位大學管理層介紹大學最新發展,並宣布第一期超算中心「嶺南HPC NexT」本月初已落成及正式啟用,大學在提供新一代高性能運算技術以快速推進人工智能(AI)項目方面邁出重要一步。該中心第二階段快將在「嶺南坊」啟動,將配備最先進的冷卻技術,以大幅降低電力成本和二氧化碳排放。
「嶺南HPC NexT」容納了數十台超算電腦,能提供約6,000 TFLOPS運算力,可與近期全球排名前百位的超級電腦相媲美,估計能把AI研究專案的計算時間從數月縮短至僅數小時,有助加速取得研究成果。
秦泗釗表示,大學正在全校普及使用AI,「DeepSeek會為嶺大帶來新的機會,因它其中一個最大的突破,是可以用小資源來做大事。嶺大不是有那麼多的資源,但我們可以做大事!」
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姚新強調,AI作為輔助工具,突破傳統研究方法的局限,實現以往難以企及的科研目標,「今年諾貝爾獎的頒發就是很好的例證,展示了AI技術在推動科學研究突破的巨大潛力。」將AI技術融入研究環節,能幫助科研人員解決複雜問題,開拓新的研究領域。
就特區政府擬調整教資會對8間資助大學的撥款,副校長(行政)陳志民表示,嶺大將與特區政府共渡時艱,雖然撥款減少對運作構成一定影響,但該校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的決心不會動搖,並將繼續優化工作流程,提升效率,確保教學質素和學術發展不受影響。
秦泗釗補充,大學將繼續採取開源節流策略,但無裁員計劃,未來會持續推動大學在數字時代下的轉型。他認為嶺大已逐步發展為文理融合型大學,開設了多個新學科,未來將保持優良的服務水平,致力培養更多優秀學生。
談到本港要成為國際教育樞紐,協理副校長劉智鵬認為,八大及自資院校每年約有十萬名非本地生,是非常大的產業,「假設當中有八萬人租樓,用中位數6,000元月租去計,一個月可產生約4.8億元租金,而他們一般都會待十個月,就是48億元。」
目前,八大非本地生限額已提升一倍至40%,他認為比例是否再提升也值得探討,「英美很多學校的非本地生超過一半,甚至多於本地生。將來要建設北都大學城,有地方都要放足夠的人落去,而目前香港各大學的人數,其實不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