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申辦醫學「第二學位」課程

●中大醫學院昨日舉行傳媒春茗,介紹未來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鍾健文  攝
●中大醫學院昨日舉行傳媒春茗,介紹未來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鍾健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鍾健文)香港面對醫療人手不足,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昨日在春茗上透露,由2025/26學年起,本港醫科每年的培訓學額,將由現時的590個增至650個,具體分配有待敲定,中大已向特區政府遞交申請籌劃開辦醫學「第二學位」課程,同時亦會加強專利知識產權和人工智能相關培訓。就籌辦中的第三間醫學院,他指雖然大家都希望錄取最優秀學生,但現有醫學院會與其錯位發展,相信即使有競爭也會是良性競爭。

  與第三間醫學院錯位發展

  趙偉仁又提到,中大醫學院與醫管局合作管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內的生物樣本庫,可儲存超過40萬份樣本;近年亦積極透過設立衛星學術中心,在大灣區建立醫療服務及創新的生態系統,以促進中大醫學院學術發展,並成功與不同持份者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包括醫院、科研機構、學術機構、投資者和醫療產業等,當中包括與招商局及印尼力寶集團於深圳蛇口太子灣醫院合作建設國際醫療中心。

  對特區政府將削減大學撥款,趙偉仁強調願意共渡時艱,但直言希望不要減太多,因為醫學人才培養是中長期策略,加上香港現在正建設成為國際創科中心,而醫學創科是其中一個重要領域,擔心若短期內減少人才培訓資源,會影響未來人才的供應,「科研方面看到我們剛剛嶄露頭角並有成果,希望繼續在創新醫學科研有成果落地,能夠繼續得到政府及各業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