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專業服務優勢 助民企走向世界

  冼漢迪 全國人大代表

  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上午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時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傳遞了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也反映了國家始終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始終保護民營經濟的權益。從國家層面釋放出的積極信號,將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創新創業熱情,民營企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高潮,而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將為這一進程注入獨特動能。

  促民企在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

  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例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支持民營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鼓勵民營企業根據國家戰略需要和行業發展趨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按規定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又鼓勵民營企業開展數字化共性技術研發,參與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應用創新;加強品牌建設,提升「中國製造」美譽度,鼓勵民營企業拓展海外業務,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有序參與境外項目,在「走出去」中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履行社會責任。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中具有獨特的靈活性和市場敏感性,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國家的支持進一步激發了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推動民營企業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了更多突破,顯著增強我國整體科技創新實力。

  如同內地民營企業,本港私人企業亦是香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貢獻了巨大的經濟價值和就業機會。特別是近年來,特區政府的支持政策和市場機遇催生了大量初創企業,2024年已達4,694家,較2020年增長了約40%。這些初創企業推進了創新科技等產業鏈的發展,增強了香港經濟的多元化和韌性。此外,去年起特區政府多次引入重點企業,這些重點企業在未來數年將會在港合共投資約420億元,創造超過17,000個職位。重點企業在投資香港的同時,也會積極帶動其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企業來到香港。展望未來,我國民營經濟將從「數量擴張」轉向「質量躍升」的新階段。國家通過高層對話、政策協同及區域合作,為民營企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動力。香港應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和國際化優勢及大灣區協同,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促進兩地民營企業與國際市場的深度合作,尤其要進一步暢通跨境要素流動路徑,深化「軟聯通」,釋放「灣區力量」。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前海、河套合作區等大灣區重要合作平台,以及正在推進建設的北部都會區,未來有望成為民營企業發展的新高地。近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調研河套、前海、鹽田港時,走訪了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河套香港園區、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等園區,充分體現對香港民營企業發展的高度重視。隨着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和兩地合作的不斷深化,預計會有更多的政策出台,以支持兩地民營企業的成長和創新。

  習近平主席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對民營經濟的支持一以貫之。此次座談會的召開,無疑再次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信心和動力。筆者相信,唯有激發民企活力、增強市場信心,才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在這一進程中,民營企業不僅是受益者,更應成為創新突破與全球科技競爭的引領者,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作出積極貢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肩負起更大使命、承擔起更重責任、發揮出更大作用。期待特區政府進一步加強與內地合作,為香港企業爭取更多創新資源,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同時也為內地民營企業提供國際化平台和專業服務支持,幫助其更好地走向國際市場,提升中國民營企業的整體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