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四方向促人民幣國際化 增離岸流動性豐富產品 提升港金融基建拓海外

●左起:中銀香港張穎思、中銀香港李海英、金管局袁兆勇、財庫局陳浩濂、中銀香港陳文、廠商會盧金榮、中銀香港周國昌及資深金融學者陳鳳翔等出席人民幣國際化與金融服務論壇。
●左起:中銀香港張穎思、中銀香港李海英、金管局袁兆勇、財庫局陳浩濂、中銀香港陳文、廠商會盧金榮、中銀香港周國昌及資深金融學者陳鳳翔等出席人民幣國際化與金融服務論壇。

  人民幣近年在全球的支付使用越來越多,香港則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擔當重要角色。香港金管局外事部主管袁兆勇昨日出席「人民幣國際化與金融服務論壇」時表示,金管局將循四大方向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包括提高離岸人民幣流動性、豐富人民幣產品、提升香港金融基建,及積極開拓其他市場以便進一步推廣離岸人民幣業務。另外,金管局上月宣布將推出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為銀行提供穩定及成本較低的資金來源,支持銀行向企業提供人民幣貿易融資服務,計劃在本月底正式啟動此安排。●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袁兆勇進一步指出,在提高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方面,包括局方早前與中國人民銀行簽訂優化貨幣互換協議,及優化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等;就豐富人民幣產品方面,本港現時並不缺乏人民幣產品,但仍需進一步豐富,及深化互聯互通措施等。至於債市方面,倘若希望吸引更多人來港發債,首要任務是建立好孳息曲線,而國家財政部及人行現時亦常規化在港發債,他期望有關發債的規模及年期可以更豐富。

  升級CMU系統滿足業界需要

  至於提升香港金融基建方面,袁兆勇表示,金管局正着手升級CMU系統(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冀做到硬件更快更能滿足業界需要,同時變得更商業化模式運作;金管局亦會積極開拓其他市場,如東盟及中東,及鼓勵更多央行之間合作,以盤活人民幣流動性。

  財庫局:發揮試驗田功能

  同場的財庫局副局長陳浩濂表示 ,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方面擁有無可比擬優勢,未來香港將繼續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定位,助力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並發揮防火牆、試驗田功能,推動更多創新發展。他強調,特區政府聯同監管機構會繼續與內地跟進及探討各項互聯互通機制的擴容增量方案和優化安排,強化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月底啟人民幣貿易融資安排

  陳浩濂透露,金管局將推出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現時金管局正與銀行緊密聯繫,讓其全面了解該安排的各種操作細節,並做好準備工作,計劃在本月底正式啟動此安排。此外,債券通南向通已於上月中起實施優化擴容措施,包括延長基礎設施聯網下的結算時間及支持基礎設施開展人民幣、港幣、美元、歐元等多幣種債券結算,後續更將擴大合資格境內投資者範圍,他相信優化安排有助於進一步拓寬境內機構海外投資的渠道,滿足多樣化資產配置需求,提升交易結算便利,為香港債市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中銀香港昨舉辦「人民幣國際化與金融服務論壇」,聚焦探討人民幣在促進經濟合作及金融創新的應用及機遇,吸引近百名來自不同金融機構的代表參加。中銀香港副總裁陳文致辭時表示,人民幣國際化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樞紐作用,人民幣產品日益豐富,並向周邊地區和全球市場輻射香港人民幣業務優勢。

  中銀香港續提升清算服務

  他說,該行作為全球清算量最大的人民幣清算行,將持續投放資源提升人民幣清算服務,包括由去年12月起延長跨境人民幣清算服務時間,由周一至周五每日24小時提供即時跨境人民幣清算服務。該行亦致力通過財富管理配套,促進跨境理財資金雙向流動,並將繼續積極參與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和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通過豐富的人民幣產品及廣闊的人民幣應用場景,滿足個人、企業和金融機構日益增加的人民幣金融服務需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