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廊】魔童鬧海
袁 星
不是特別火的電影,我很少主動去看。《阿凡達︰水之道》火的時候,我看過;《鐵達尼號》,也追過。此外,還是更願意看神話、武俠、科幻、恐怖類電影。年後開播的《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突然闖入,驚喜拉滿。
這個「魔童鬧海」,鬧得有情節,鬧得有畫面,鬧得全球影史票房榜一再變動次序。進前30名、進前20名、進前10名。現排全球前8名後,票房還在蹭蹭往上竄。
看《哪吒2》即《哪吒之魔童鬧海》,確實是種享受,大人願意看,小孩也樂意看。其票房飆升,也側面反映了影片實力。2019年,餃子導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就獲得50多億元人民幣票房,也已斬獲了一堆獎項。這次《哪吒2》,可想而知。有了之前《哪吒1》的基礎、經驗和口碑,其情節、技術、票房,必然再創新高。
餃子導演,是個十足的人才。他當導演、搞動畫創作,跟大學所學專業,幾乎扯不上啥關係。一個醫學專業畢業的人,「不務正業」,當導演卻又偏偏出了名。這就不得不讓我們重新審視下專業、天賦、行業及人才的評價體系了。餃子是個優秀人才,這毫無疑問。但若非把他框在其專業上,會有一個表演、動畫製作,乃至導演科班出身的學院派或專業人才站出來於2025年初弄出個《哪吒之魔童鬧海》麼?不用說「未必」,而是「大概率不會」。
當然,《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鬧海》,不是餃子一人之功。只不過,若沒有餃子導演,這兩部電影就不太可能出現。神話故事中的「哪吒」,早已有之,可這兩部電影的出現,卻是在餃子當導演之後。
憑借《哪吒1》《哪吒2》,餃子導演已登頂成中國電影票房榜冠軍。他還年輕,將來會不會有《哪吒3》《哪吒4》《哪吒5》,雖不好說,但很期待。有了《哪吒》系列成功的榜樣,會不會有《孫悟空1》《孫悟空2》或《楊二郎1》《楊二郎2》或其它?我國神話故事中,有那麼多喜聞樂見的「人物」,若再多些像餃子這樣的導演和團隊,咱們就絕不缺像《哪吒2》這樣的好電影的接二連三問世。
亞洲電影,之前還沒有哪一部的票房進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哪吒1》已經足夠優秀了,亦未能做到。感覺《哪吒1》的水準,當時就算得上「天花板」了,肯定很難超越。可一部《哪吒2》,說超越就超越了。由此看來,只要有了先例,就會有之後的第二、第三、第四系列,乃至更多。甚至可以說,沒有什麼不可超越,只是還沒等到那個該被超越的時候。
看完《哪吒2》,又重溫了遍《哪吒之魔童降世》。有兩個片段,不滿6歲的小兒子一遍遍在重提和模仿。《哪吒1》中,海怪給哪吒「解藥」時,狠勁擤出鼻涕,哪吒很難為情喝下。之後海怪卻告訴他,解藥可塗抹可喝下,都有效果。哪吒作嘔的樣子,讓小兒子感同身受,大喊「噁心死了」「噁心死了」!喊歸喊,那個片段,他非要重複看。《哪吒2》中,當遭受天劫重生之後,哪吒在那個天雷劈出的大坑中嬉笑說唱「天雷滾滾我好怕怕,劈得我渾身掉渣渣,突破天劫我笑哈哈,逆天改命我吹喇叭,滴答滴答滴滴答」。看到這兒,熙順立馬手舞足蹈跟着哼唱「天雷地雷我好怕怕……滴答滴答滴滴答」。雖然有些字不對,節奏卻被帶起來了!
據報道,參與《哪吒2》製作的公司達130餘家,團隊人數更是4,000多人。有這麼多公司參與,耗時5年之久,僅特效鏡頭就超過1,900個,可見打磨之用心。這樣的好作品,刷屏刷榜,均在情理之中。
我平時不喜歡看動畫,知道的作品也不多。以前看過《貓和老鼠》《葫蘆兄弟》《黑貓警長》。現在,《熊出沒》和《海綿寶寶》經常被小兒子找出來,有時陪他看會兒。全球影史排行榜前10名的動畫電影,除這次的《哪吒之魔童鬧海》,都沒看過。
《哪吒2》的火,不光因為情節和特效,很多台詞,也都堪稱經典。「成長路上,總是伴隨着痛苦和掙扎,但這就是生活」;「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山,翻過去,你便是英雄」;「我學會了,不能只看表面,要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娘從沒在乎過,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兒」;「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經驗,為你謀個幸福,但現在看來,父輩的經驗畢竟是過往,未必全對,你的路還需你去闖」。句句質樸簡潔,句句鞭辟入裏。
《哪吒2》火了。現在是全球影史票房榜第8名,再之後,其票房會上升到全球影史榜第幾,值得繼續關注。
《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後,國內外一片叫好聲。有此「成績」,卻不能自以為是,更不能妄自菲薄。畢竟人家《阿凡達》2009年就火爆過。《哪吒2》之後,何時能見到下一部或更多部可一較高下的國產電影,才是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