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貿銀行:中國經濟增長目標或設為5%

香港文匯報訊 法國外貿銀行發表研究報告,指2025年開局以來,儘管一些過去擔憂的因素依然存在,如特朗普宣布加徵10%的關稅,但從春節以來的市場情況看,內地也展現出諸多亮點。該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指出,鑑於中國經濟2025年有良好開局,中國可能繼續將增長目標設為5%。
艾西亞表示,春節期間內地的消費表現強勁,體現了經濟的韌性。春節假期期間,消費支付、票房收入、遊客數量、餐飲消費均出現了強勁增長。一線城市的房地產交易量在年初也出現了同比大幅增長,表明房地產行業有所企穩。DeepSeek的突然崛起令市場感到振奮,鼓舞中國政府繼續實施以高科技發展為重點的高質量增長模式。
「不可否認,中國經濟仍面臨諸多挑戰,但以上這些亮點能夠給市場帶來信心的鼓舞。中國政府可能會繼續追求穩健的經濟增長。儘管中央政府尚未公布今年的經濟增速目標,但許多地方政府已經將目標定在5%以上,表明中央政府可能將國家目標設定在5%左右。」她說。
不過,艾西亞提醒,想在2025年繼續實現5% 的經濟增速並不容易。首先,雖然美國加徵關稅的幅度比預期溫和,雙方也可能會就此持續展開談判,但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的風險仍然很高,而且最終的對抗措施可能遠不限於關稅。
節日消費意慾高 惟金額下降
此外,儘管春節期間的消費資料令人振奮,但整體的經濟仍然受到通縮壓力的制約,使得發展前景充滿着不確定性。例如,雖然銀行卡支付交易筆數有所增加,但單筆平均交易金額從417元人民幣下降到345元人民幣。機票價格與2024年春節期間相比也下降了16.6%。雖然內地1月份的CPI同比和環比均有所增加,但波動的主要原因是春節效應錯位,經季節性調整後,中國CPI的頹勢並未出現明顯改善。
通縮環境令投資增長仍疲軟
中國經濟增長的另一個重要推動力投資仍然疲軟。通縮環境對於投資增長來說是一個不利因素。若是投資持續疲軟,最終可能導致就業和工資增長的收縮,進而削弱消費增長的可持續性。
艾西亞認為,兩會期間的財政政策公告以及人民銀行可能進一步降息,將成為需要重點關注的關鍵因素。從目前的跡象來看,內地很有可能將2025年的GDP增速目標繼續設定在5%,以延續春節期間的強勁勢頭,幫助全年經濟增速企穩。基於對政府擴張政策的預期,該行將內地的2025年GDP增速預測,從之前的4.5%上調至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