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年輕人深陷信念危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蘇榕蓉 福州報道)台灣兵役制度分為「主動役」和「替代役」。「主動役」是直接參與軍隊服役,涵蓋陸軍、海軍和空軍;「替代役」則是符合資格的公民通過其他方式完成兵役義務,比如選擇替代兵役或警察兵役 。當然,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身體殘障、是重要家庭扶養人員、擁有博士學位等,可以申請免除兵役。

  明星逃避兵役在台灣並非個例。炎亞綸曾被質疑通過 「手段」 在體檢時被判定為 「體位 46」(符合免役條件),其經紀公司曾回應稱是因身體舊傷等原因符合相關規定。而賀一航早年被查出以 「痔瘡」 為由逃避兵役。而柯震東、阮經天等通過專長「替代役」服役,主要從事文藝宣傳工作。

  台當局曾解釋稱此類安排是「發揮個人專長服務社會」。台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何溢誠表示,藝人服「替代役」以從事文藝宣傳工作,是因為現在台灣部隊裏面已經沒有文工隊載歌載舞表演勞軍,也算是讓他們適得其所,發揮所長,而且「替代役」的時間會比部隊的「義務役」還長一些,他們其實也沒佔到太多便宜。

  台北青年張修嘉坦言,此前也有不少逃兵役的案例被曝光。台灣年輕人對當兵的熱情不高,表面上是台灣年輕人個人選擇問題,深層次是台軍近年來信仰缺失,「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信念危機的集中爆發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