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辦CEPA宣講會 介紹開放措施
香港文匯報訊 3月1日是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之下,《服務貿易協議》的《修訂協議二》的實施日期。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預告,國家商務部和特區政府今日(19日)在香港合辦一場CEPA宣講會,來自商務部、中央宣傳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央港澳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0多個中央部委的代表將聯同特區政府,按不同的服務行業向業界詳細介紹開放措施及落實安排。
李家超表示,自第一份CEPA於2003年實施以來,為香港帶來了龐大的經濟效益。所有在香港生產及符合CEPA原產地規則的貨品可享零關稅優惠進口內地。在服務貿易方面,內地與香港已經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截至去年底,CEPA下的累積貨物關稅優惠已突破102億元人民幣。去年,內地與香港的貨物貿易總額超過48,000億港元,是實施CEPA前的三倍多,平均每年增長5.6%。
同時,內地對香港服務業作全面或部分開放的部門已增至153個,佔全部160個服務貿易部門的96%。多個不同的界別都已受惠於CEPA,成功到內地拓展業務,例如獨資開設醫院和診所、建築設計事務所、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公司等。
李家超表示,第二份修訂協議在去年10月9日由國家商務部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進一步降低香港企業和專業人士進入內地服務業巿場的門檻,在多個香港具有特別優勢的服務領域,例如金融、建築及相關工程、檢測和認證、電信、電影、電視、旅遊等都增添了開放措施,例如允許香港測量企業可通過備案方式,在廣東省提供專業服務、取消香港服務提供者不得投資電影製作的限制、取消香港金融機構向保險公司投資入股,最近一年年末總資產不少於20億美元的要求等。
新修訂利好服務業 港資港法護港企
新修訂協議在大部分服務領域,亦取消香港服務提供者須在香港從事實質性經營三年的年期規定。修訂協議亦新增「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合資格的港資企業可以選擇使用香港法律為合同的適用法,以及選擇香港為仲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