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華會督與中國
羅文華 香港銀行學會考試審核委員會委員
九龍塘有一間名校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紀念曾任香港聖公會主教的何明華會督(Rev. Ronald Hall)。
1956年,何明華應邀訪問中國,列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和宴請。在當時受到西方圍堵的大氣候下,此次訪問的意義並不尋常。宴會當晚,周恩來向他闡述三個關於香港的構想:第一、關於在香港成立中國政府的辦事處;第二、關於開通直達香港的火車;第三、希望在香港傳播中國文化。他相信周恩來在中英兩國關係上的實誠態度和美好願望,也希望通過努力令中英兩國增加友誼,減少貿易衝突。
何明華的一生,見證了一個大時代的變遷。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中國學運經歷,讓何明華走進無數中國青年的心靈,並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三四十年代,他在抗戰大後方努力培育中國青年。五六十年代,何明華帶領香港基督教會重建戰後香港社會,興辦各種社會福利和教育事業,幫助貧窮人和勞工,關懷青少年和貧苦兒童,代表香港社會的良心。何明華一直以他畢生精力和中國經驗,「努力尋求與實踐上帝在中國的旨意」。
何明華曾經嘗試學習中文而不大成功,但這並不妨礙他對中國文化有深刻理解,對中國社會養成敏銳觀察力。他在講道中,經常用他所掌握的有限中文與信徒溝通。他不僅會講一些普通話,還會講一些粵語。他的藏書中,有不少有中文背景,如中英雙語版的《四書》。數十年歷練,鑄就他成為二十世紀以來的中西關係史中的一座獨特的橋樑。
何明華和中國的關係,展示西方傳教士與華人信徒在東西方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中相互交融的歷程。到今天,香港聖公會仍在香港提供教育及社會服務,延續何明華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