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須常清

  楊建

  現在有一種「心病」頗為流傳,稍為留意一下,就可以看到人們在見面寒暄時,脫口而出的就是「煩死了」、「煩透了」、「真鬱悶」。

  現代人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煩心病,原因就是不能自覺地常清心境,去除煩惱,缺少一種自我平衡、自我調節、自我超越的達觀心理素質。

  人人都企盼有一個好心情,但好心情並不是人人都有,並不能天天都有。人活世上,煩惱往往要多於愉快。心煩看似是一種因外部壓力引起的內心嘆息,實質是自身為私念所勞神、為貪心所役使、為名利所俘虜而致。最終因情鬱於心,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不在煩中就在愁中。

  常清心境,貴在解剖自我戰勝自我,因為只有自己才是清心的主體。如果能使心態常處於沉靜穩重的狀態,就可讓自己靜觀世事以從容應付。但好心態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好心態是從處世積極正視現實中得來的,好心態是遇事順其自然,處事不吃後悔藥裏練就的,人生總難免遇到失敗與挫折,只要吸取教訓而不自責自餒,是好心態的滋生土壤。

  常清心境,還得敞開心扉改善自我,須從善如流永葆清白之心,如果只是用雙手遮住心靈深處的污垢,那樣的心境是永遠也掃不清的,這就得以養德相輔佐。良好的修養和高尚道德,可使人心態常保愉悅,心理健康常存。

  一個人想要有良好的心情,那就不要逃避情緒,有情緒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學會正視自己的情緒,是創造好心情的前提。一個人想要有健康的心態,那就得常存安靜心、歡喜心、善良心,這是保持積極、樂觀的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