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毫米波雷達監測活動 不設鏡頭保私隱

  圖:毫米波雷達僅通過雷達發出與接收毫米波,判定人體所處的位置與基本形態。
  圖:毫米波雷達僅通過雷達發出與接收毫米波,判定人體所處的位置與基本形態。

  隨着技術的不斷發展,智慧養老作為一種新的養老方式,成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途徑。上海天與智慧養老服務董事長卜江勇表示,目前養老科技在香港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幫助長者移動的居家看護方面,現有的很多解決方案雖然有效,但大多數都是被動式的,需要長者主動觸發,例如平安鐘。

  為了提供更主動的干預,卜江勇認為,應用毫米波雷達技術設計的智能硬件,適用於香港的居家養老情景。他指出,私隱問題是很多樂齡產品入戶的痛點,而應用毫米波雷達技術的產品無攝像頭,僅通過雷達發出與接收毫米波,就可判定人體所處的位置與基本形態;採用非穿戴產品,可避免長者忘記充電的問題,實現無感、不間斷的監護。

  評估跌倒風險 遇意外報警

  目前,天與的智能硬件技術已可通過在不同居家場景中學習長者的生活習慣,並在異常情況下報警,例如跌倒檢測、睡眠中的呼吸暫停等。

  卜江勇表示,未來該技術有望升級,基於毫米波雷達的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提前干預解決方案,讓檢測雷達不僅能在跌倒發生時報警,還能在平時監測長者的移動和反應步伐以及活力指數等,評估其跌倒風險,並提前進行有效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