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中年/運動擂台\輕 羽
一般而言,大部分人都喜愛在夏天參與運動項目,讓身體發一身汗,感覺特別舒坦。近期在哈爾濱舉行的亞洲冬季運動會,因香港的條件所限,冬季運動的門類不多,運動員及觀眾的數量相對較少。然而,新聞報道錄像所示,不由得讓我對香港運動員致敬。
香港男子冰球隊與土庫曼斯坦隊對賽,港隊以五比一獲勝。本來勝敗乃兵家常事,但賽後兩隊握手之際,土庫曼斯坦隊個別隊員竟向港隊成員襲擊。從錄像所見,其中一位港隊成員飽受老拳,頭盔更朝天飛脫。一位港隊團員事後需要在手部縫針,傷勢不輕。猶幸大會能夠公正處理,事後四名土庫曼斯坦隊員被罰即時停賽,港隊亦能平服心情,繼續參與餘下賽事。
常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運動員求勝心切,本是理所當然。但是除了以技巧爭勝,運動員亦講求心理質素,就像我國武術界講究的「武德」。能以技術擊敗對手而取勝,然後進一步戰勝自己,方才是運動的最高境界。落敗者不服氣,更甚以暴力還擊,套用香港俗語就是「冇品」。
這令我想起二○二二年內地體育競技電視劇《超越》。該劇是響應同年的北京冬季奧運會而製,全劇講述少女陳冕本來喜歡輪滑運動,但接觸速度滑冰後便重新認識自己。陳冕的父親也是速度滑冰運動員,劇本既講述新一代運動員的成長經歷,亦展示上一代運動員如何艱苦訓練,並必須面對傷患和退役的實在問題。冰上運動就像一個擂台,以速度技術和身體素質爭勝。陳冕先要戰勝同胞隊員,以求爭取加入國家隊,最後代表國家與其他國家的對手對賽,爭奪冠軍。現實世界當中,運動員有時過度激情,面對落敗局面而情緒失控,因而出現過激行為。然而,運動競技就是要鍛煉身心,既要勝不驕、敗不餒,更要適度控制個人情緒,這樣才可戰勝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