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線上/五人假學歷申教席 教育局促院校加強把關

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局)數據顯示,在2023/24年度學歷評估過程中,識別出32宗涉及虛假學歷的申請,當中有5人涉及「教師註冊或教師聘任用途」,評審局已就有關個案向執法機關舉報。
教育局回覆查詢表示,已要求專上院校採取強化措施,例如要求申請人提交第三方機構的驗證證明等,如發現違規須果斷行動並轉介執法機關。\大公報記者 郭如佳
據了解,涉案的5名人士年齡介於29至47歲,其中3人持中國護照,1人持英國護照,餘下1人持香港身份證。據悉,有偽造學歷來自澳洲悉尼大學、華盛頓大學及南加州大學等知名院校,涉及英文小學教育碩士和工商管理學士,亦有一張假學歷證書簽發日期為2006年。
評審局最新年報顯示,當局在2023/24年度共揭發32宗假學歷申請,是近年來最高,按年升45%,該局已向警方舉報。在上年度,該局收到的學歷評估申請達5763宗,同樣為近年最高,當中以內地學歷為主,佔約四成。
評審局向執法機關舉報
評審局主席和立法會議員陳仲尼早前表示,雖然近年評審局揭發的假學歷宗數有上升趨勢,但考慮到當局近年處理的學歷評估申請同樣上升,故每年假學歷佔比的差別不大。
保良局教育事務部教育總主任(學前教育及小學)劉志聰曾表示,保良局尚未遇到以假學歷應徵的教師案件,並指出不法分子不敢找大辦學團體,「我們程序很嚴謹,但若是『單頭學校』(不隸屬大辦團),基本上不用過那麼多關。」
劉志聰表示,教師辭職一般須在學期結束前三個月通知,意味每年5月踏入教師招聘旺季,若學校及至8月仍未填補空缺「便開始心急」,他將在下月屬校校長會議提醒各校更仔細、嚴謹檢查申請人學歷。
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表示,未聽聞有教師因假學歷成功應徵,形容學界對現行招聘程序感到放心,若持非本地學歷的人有意成為香港教師,須通過評審局學歷評估,教育局亦會把關,加上不少學校要求申請人即場試教。
可要求提交第三方證明
教育局回覆查詢表示,香港的專上院校均訂立嚴謹收生標準和程序及清晰指引,以嚴格審查入學者的學歷證明、公開考試成績及相關文書。教育局已要求專上院校採取強化措施,例如按情況要求申請人在入學前,提交第三方機構的驗證證明,進一步確保所獲學歷的真實性。
局方續指,如發現違規,專上院校會立即果斷採取紀律行動,包括撤回錄取決定或取消涉事者學籍,並按情況轉介相關執法及簽證機關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