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畫會/八卦嶺:沒有八卦,而有書香\綠 茶

八卦嶺,深圳最早的工業區之一。工程兵們推平大小不一的山丘,一座座廠房、宿舍拔地而起。東芝、愛普生等外資名企紛紛入駐,上千家印刷企業也來落戶,可謂「十步之內,必有印廠」,八卦嶺於是還有一張名片──深圳印刷基地,而說它是中國最大的印刷基地也不為過。數以萬計的第一代深圳打工人隨之而來,他們的青春,他們的熱血,他們的樂與怒,愛與哀愁,都留在了這裏。
大多數城市,早年的工業園,廢棄的工廠,在經歷時代淘洗之後,慢慢演變為城市裏獨有的藝術區、時尚空間或者生活美學空間,而八卦嶺工業園始終與時代同步,一直在自我迭代,從外資名企到印刷基地,再到汽車廠地,其間還生長出美食一條街,書刊批發市場,鮮花市場等等。可以說,八卦嶺及周邊白沙嶺、園嶺等區域,不斷更新着深圳人文生活方式。
它是工業的、時尚的、煙火氣的,還是充滿書香的地方。
一九九六年,深圳書刊批發市場落戶八卦三路五一二棟,也就是俗稱的「八卦嶺圖書批發市場」,是廣東省三大圖書批發市場之一,是深圳及周邊書店的主要供貨來源地。在中國大多數城市,幾乎都有一個或多個圖書批發市場,就像北京有甜水園,上海有文廟,南京的長三角,西安的書林等,八卦嶺就是深圳的閱讀集散地。
書刊批市場落成後,深圳早期的書店陸續匯集過來。成立於一九八七年的深圳第一代民營書店瞭望書店,率先入駐市場,一口氣開了九個檔口,是最大的一家圖書批發書店;成立於一九九四年的讀者長廊書店,也從荔枝公園的百米長廊搬來八卦嶺;緊接着,主營設計藝術類圖書的設計書店來了;主營漫畫、輕小說的揚帆書海書店來了;主營漫畫、科幻小說的奇漫圖書來了;主營教材教輔的丁當達書店也來了……一時間,這裏匯集了六十多家類型不一的書店。
像一顆種子,種在八卦嶺土壤裏,培育出讀書氛圍,散發着迷人的書香。對於上了年紀的深圳愛書人,幾乎都有八卦嶺淘書記憶。文化人胡野秋在回憶文章《啊,八卦嶺》中寫道:「我到深圳的最初幾年,在那些靈魂無處安放的周末,最喜歡的去處就是『八卦嶺五一二棟書刊批發市場』。那裏可以看到全國各地最新出版的圖書,像菜市場裏的蘿蔔白菜一樣地堆在地上,這讓酷愛讀書的書蟲子欣喜若狂。」
慢慢地,市場周邊也蔓延開來。馬路對面的眾鑫大廈,迎來了求實眾鑫書城(又稱「求實書店」)。一九九四年八月,山東人王世德在六十四歲那年離休後,隨女兒南下深圳,租了半個郵亭賣起了新舊特價書刊,生意紅火。一九九七年,他正式創辦了求實書店,在深圳荔枝公園「大家樂」對面。求實書店的到來,似乎有和批發市場打擂台的意思。
求實書店始終堅持特價書和打折書,是深圳書市中的「低價王」,書雖低價,但都是正版。王世德親自從全國各地出版社淘來正版特價書,甚至有不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圖書,讓深圳的淘書人着實享受了淘書癮。後來,王世德用不菲的價格買下八卦路眾鑫科技大廈二樓一千四百多平方米整層,「書店」也悄然變為了「書城」,求實眾鑫書城,承載了很多深圳讀書人的淘書記憶。
詩人張爾也被這片書香吸引了過來,在他決定開一家書店時,這片舊廠房引起了他強烈的興趣,他想用飛地書局重新激活這片服務深圳三十年卻逐漸沒落的土地。二○一六年七月,飛地書局在八卦嶺四二三棟六樓開業。
張爾和他創辦的《飛地》雜誌,讓深圳和詩歌產生了超強連接,國內外有影響力的詩人來深圳,必到飛地書局。高頻的文學活動是飛地書局鮮明特色,飛地之聲、飛地夜讀、天台詩歌、民謠音樂會、獨立電影放映、實驗音樂節、先鋒戲劇表演、天台美食……從詩歌到文學,從藝術到生活,飛地書局成就了八卦嶺的「都市傳說」。
不僅只有八卦嶺承載着深圳人最初的讀書情結,周邊的白沙嶺和園嶺也扎下讀書人的根。
白沙嶺是一個集結優秀教育資源的社區,有全深圳最好的公立實驗小學和外國語學校、藝術學校以及林林總總的培訓機構。在百花二路與百花五路交叉口,物質生活書吧像一座燈塔亮在那裏,周邊學校的學生們擠在書吧裏寫作業等待家長來接,周末,等待孩子補課結束的家長也坐在書吧家長裏短。
到了晚上,愛讀書的人來了,愛喝酒的人也來了,愛熱鬧的人都來了。「不在物質生活,就在去物質生活的路上。」物質生活成了香港、台灣、海外和內地文化人的據點,迎來送往無數在華語圈甚至世界範圍內有影響力的學者、文化人、藝術家……物質生活,最終成為深圳都市文化的啟蒙者和擺渡人,擁有了強大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處在八卦嶺和白沙嶺之間的園嶺,自有其特立獨行的文藝氣質,文化學者胡野秋在《園嶺賦格》中寫道:「園嶺是一塊巨大的磁鐵,只要從它身邊經過,就會莫名被它吸引,鬧市的喧囂逃得無影無蹤,每條小巷都向我嫵媚的展開。」
楚平天空書吧靜靜地隱藏在一個居民區下沉的院落裏,綠植包圍着小院,地面鋪着木地板,散落着幾張桌椅,一道小門推開,屋內琳琅滿目,有點雜有點亂,倒襯托出那種隨意帶來的鬆弛感和舒適感,小貓圍着你轉,音樂慢悠悠地,書和卡帶都舊舊的,就像老朋友一樣。在這樣的空間,除了看書,聽音樂,喝咖啡,談戀愛,幹別的就不太對了。「愛恨自由,一生像風」,這體現着主人楚平的個性,也或許是大多數人的心聲。
時過境遷,走出八卦嶺的瞭望書店,整體搬遷到龍崗,擁有三千多平米圖書基地,常年配備二十多萬種圖書,轉型為圖書館配書店,並於二○二二年開辦瞭望書吧;而讀者長廊書店也遷移到龍崗平湖,改名為舊風車圖書,轉型為兒童閱讀實體服務商,擁有五千多平米空間,七萬多個品種圖書;而書刊批發市場對面的求實眾鑫書城已於二○二○年停止營業;飛地書局飛出八卦嶺後,在華僑城落地,二○二四年初,飛地書局華僑城店閉店,曾經的「都市傳說」永遠成了「傳說」。
白沙嶺百花深處的物質生活書吧,在開業二十三年後於二○二三年七月三十一日關閉。創始人曉昱說:「二十年前我坐在百花路的物質生活窗前望穿秋水,時間的力量可以穿破庸常穿透暗淡,除卻光芒與溫暖,還帶來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