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專訪/產學研協同 加速國際創科中心建設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於2月8日至10日,一連3日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鹽田港進行調研。本港各界人士表示,推動港澳更好發展「只爭朝夕」,尤其是科技發展更應加快規劃部署,大膽創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港澳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李環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放眼香港未來,在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方面香港可圍繞創新科技多做文章,而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料將成為未來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大公報記者 葛沖
建設美好香港,需要如何開拓創新?香港要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着力點又該放在哪裏?圍繞相關話題,李環指出,香港未來要實現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創新科技將是必然選擇。
2021年3月出爐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2022年底,特區政府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未來五至十年的香港創科發展制定了清晰的發展路徑和系統的戰略規劃。
李環表示,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未來將是香港經濟發展的一大重要新增長點。她建議,在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方面,香港可圍繞創新科技多做些文章,而創新科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帶來收益的產業。
港100億創科引導基金將推出
當前,香港特區政府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加速推動科技創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指出,香港100億港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即將推出。這筆基金是為了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機械人、半導體與智能設備、先進材料和新能源等,系統性建設創科產業生態圈。此外,特區政府早前亦發布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明確香港園區「打造世界級產學研平台」「建設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營造全球創科資源匯聚點」和「開闢制度與政策創新試驗田」發展方向。
李環表示,在創科上,香港可以與深圳、廣州等內地發展較好的城市加強合作,以達到雙贏或者多贏局面。她說,香港有人才、有技術,內地有土地、有政策,彼此可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港工商界對接內地高新科企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香港工商界還可與內地高新科技企業及相關項目展開合作,大家一起協同發展,形成群聚效應,不僅有助提升香港自身競爭力,而且會對整個大灣區的發展起到很大促進作用。」
除了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科技等領域的投入外,香港還積極促進金融科技發展,比如,打造國際虛擬資產中心,對香港而言是一個全新的機會。李環提到,去年底港交所虛擬資產指數正式上線,香港正致力於打造國際虛擬資產中心。
近年來,香港經歷了由亂及治的過程,邁入由治及興新階段。展望未來,李環表示,香港要真正實現由治到興,一方面需要再進一步築牢「治」的根基,不斷提升特區政府治理能力,同時,亦要繼續在創新科技、金融科技等領域加大力度,不光是政策上要支持,還要進一步吸引人才,增加資金投入,不斷為香港增強「興」的動能。香港社會團結一心,一定能將新階段的「一國兩制」實踐繼續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