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眼錄/洪 業\劉 俊
有本書叫《洪業:清朝開國史》,作者是美國著名歷史學家魏斐德。不過我這裏要說的「洪業」不是這本書而是一個人,他姓洪名業號煨蓮,英文名William Hung。洪業生於一八九三年卒於一九八○年,享年八十七歲。
洪業的一生可謂波瀾壯闊。他出生在晚清的一個官宦家庭,在父親朋友高夢旦(沒錯,就是商務印書館的那個高夢旦)的建議下,進了福州美國人辦的英華書院讀書,由於學業成績優異,在他畢業時居然有個美國人無條件地願意提供資助讓他去美國留學。在美期間他熱愛上了演講,也收穫了愛情,並在儒家思想和基督教之間尋找到了平衡──這成為他以後人生的行為準則。
因緣際會洪業在美國和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相識並受聘燕京大學。在某種意義上講洪業與燕京大學可謂互相成就:他為燕京大學募款、建校舍、購圖書、設課程、出學報竭盡心力;燕京大學則為他提供了事業發展和學術攀登的平台──除了聘他為歷史教授,還聘他為哈佛燕京學社執行幹事、引得(Index)編纂處處長。哈佛燕京學社的引得編纂處堪稱洪業致力新型現代學術和個人從事學術研究的着力點:他要把「中國最主要的經書史籍有系統地重新校勘」,「加編引得(索引)和詞彙索引」。「引得編纂處整理了《十三經》中的十二經」,出版了各種引得六十四種八十一冊,可謂成績斐然,而洪業由編纂引得生發出的學術成果如《禮記引得序》、《春秋經傳引得序》、《杜詩引得序》等,也奠定了他在學術界的崇高地位。
即便取得了如此突出的成就,當洪業在戰後滯留美國的時候,他身懷滿腹經綸卻無法在美國找到「與他才能相稱的職位」──這時你是不是會想到那時也在美國遭遇同樣處境的胡適?有色人種在當時的美國社會要想在學術界立足並非易事。洪業在哈佛掛了個研究員的名義,成為眾多青年學子的義務指導老師。
日軍佔領北平時洪業曾被捕入獄卻堅不屈服。他是一個值得懷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