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事/老同學相聚\延 靜

  電話鈴響起,趕緊去接,不禁大吃一驚,原來是多年不見的老同學裴家義。「你在哪裏?」對方說:「我已到燕達,想去看你們。」「太好了,幾年沒見面,快來吧。」於是我們見了面。原來他是來試住,不久就要搬到燕達養老院來。

  七十年前的一九五四年,我們一起考入北京大學東語系,選學朝鮮語。第二年,我們中間選三名留學生,派到朝鮮去學習,其中有裴家義和一名女同學,後來成為裴家義的妻子。他們在金日成綜合大學學習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轉到中國駐朝鮮使館工作,我和妻子(也是同班同學)也去了使館,老同學又在一起了。裴家義在研究室,整天搖筆桿子。後來他擔任中國駐印度使館公使,然後又擔任中國駐蒙古國大使。當時國際風雲變幻,但他掌握得十分穩妥。

  這裏還要說一段趣聞。裴家義有一位老母親,他駐外後沒人照料。行前,裴家義把我找去,說明了情況,希望我來照顧。我當場答應。自此以後,我隔三岔五去老裴家,照顧其母親。

  退休初期,裴家義應邀擔任中朝友協副會長,在友協舉行的活動中,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裴家義現已九十一歲,加上已住進燕達的老同學,北京大學東語系畢業生,如今都近九十歲,又聚在一起,十分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