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攜杯有折扣 店員照收正價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環保減廢乃世界大勢,不少飲品商號近年均推出自攜杯優惠,鼓勵減少使用即棄外賣杯。不過,消費者委員會走訪20間飲品商戶,發現部分店家先用外賣杯製作飲品,再倒入顧客自攜杯中,根本無助減少使用一次性外賣容器,故建議相關商戶盡快完善外賣飲品製作過程,落實「走即棄」理念。
消委會早前派員以神秘顧客身份,走訪全港20間售賣即製咖啡及手搖飲品的商戶,當中11間商戶向使用自攜杯的消費者,提供每杯減價1元至5元,或提供九折優惠。消委會樂見有更多商戶提供自攜杯優惠,認為有助推動消費者支持「走即棄」文化,但發現不少商戶未有在店內清晰展示相關資訊,更有個別商戶的店員錯誤收取正價,甚至聲稱沒有提供優惠,故建議商戶加強宣傳,並確保前線員工清楚了解相關優惠和執行細節。
外賣杯製飲品 商戶未落實「走即棄」
消委會同時發現,部分商戶在顧客使用自攜杯的情況下,仍以外賣杯製作飲品,完成後才將飲品倒進顧客的自攜杯中,未能真正達至「走即棄」目標。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梁振華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由於不同顧客會攜帶不同容量的自攜杯,店員若用自家即棄杯則有助於控制飲品容量,減少爭執發生。
香港餐飲職業聯會則建議政府與業界等持份者攜手合作,加強消費者教育,並增加資訊透明度,例如在店舖顯眼位置宣傳使用自攜杯的好處。政府亦可考慮制定相關的食品安全標準行動指南,並探討對業界提供適當的補貼及和支援政策,同時建立持續追蹤和反饋機制,以評估政策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