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搏靠自己 「魔童」引共鳴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夢璟) 丸子頭、黑眼圈、娃娃臉……從形象設計來說,電影《哪吒》系列塑造了一個有別於以往影視形象的「另類『魔』童」 。「這次電影中的哪吒其實非常富有中國傳統動漫元素,在他的身上,你能看到經典中國動漫人物的身影,而不是接近日漫的大眼睛瓜子臉,這一點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從人物形象上,哪吒就已經有了鮮明特點,再搭配上中式傳統服裝,拱手、甩動拂塵等中國傳統文化動作細節,會讓觀眾知道這是屬於中國的動漫形象,展現的是中國文化。」王建華如此說道。
不僅是外形設計,在內涵展現方面,電影《哪吒》系列亦與眾不同。在過去的影視作品中,哪吒的形象大部分被描述為充滿正義熱血的小英雄,卻很少被冠以「魔童」 的稱號,王建華笑言:「其實在這個形象剛推出的時候,也有觀眾吐槽它不好看,但結合劇情會發現,正是這個叛逆的小『魔童』,充滿了當下年輕人勇於打破陳規,突破自我的能量。」 在他看來,導演巧妙地運用了時代變遷的視角,對哪吒的故事進行了全新的解讀和改編,包括哪吒不再是一個單一的正派角色,而是被賦予了更加複雜和立體的性格特徵。這種創新不僅滿足了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事多年動漫產業研究工作的文旅產業分析師高東旭表示,「哪吒反抗既定命運,拚搏靠自己的價值觀能夠獲得當代年輕人的共鳴,它的核心價值觀是得到觀眾認可的,這部電影的文化底蘊和內涵非常有特點,這也是為什麼這部作品能夠取得這樣成功的原因之一。」 他表示,哪吒在有着個性叛逆特色的同時,也展現出溫柔和善良的一面,這種非單一化的性格展現也為這個角色增添了豐富的立體化畫面和情感深度。「這種創新不僅打破了傳統形象,更通過深入的人物塑造和豐富的情感展現,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觀影體驗。它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和價值觀,讓觀眾在欣賞影片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藝術魅力和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