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學院爭取下學年獲授應科大名銜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陸雅楠)東華學院昨日舉行新春傳媒午宴,校長陳慧慈透露,該校於今年1月完成第三個社會科學學科範圍評審資格,計劃今年內委託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一併進行私立大學及應用科學大學的機構評審,目標是在2025/26學年獲批授予大學及應科大的名銜。她又指,學院今學年收到逾3萬份入學申請,新生人數較上學年上升33%,內地新生更按年增5倍。
東華學院早前已加入應科大聯盟成為附屬成員,陳慧慈指,學院會持續培育多元化應用型人才,並積極與本地及內地企業建夥伴關係,早前亦於成都設立數碼精神健康轉化研究附屬中心等,為學生開拓更多職場實習及學習機會;此外,未來亦會設計碩士和博士課程,以符合升格大學後的學術架構,首批課程會圍繞醫療護理專業,回應社會相關人才需求。
積極申建北都區綜合教研校舍
她又提到,學院現時欠缺擴建空間,為此會積極申請在北部都會區建設綜合教研校舍,同時籌辦綜合醫療護理中心服務當區居民。
東華學院亦公布2024年畢業生就業調查結果,因應該校大多學生來自護理及治療專業,整體薪酬高企,平均月薪達33,869元,較之前年上升11%,為歷年新高,當中以放射治療學學士畢業生入息最高,平均月入超過37,500元。陳慧慈表示,按醫管局最新人力推算,至2030年本港普通科護士仍欠缺8,700人,學院除會繼續支援醫護人手專業培訓外,也會增加社區機構如長者院舍、地區康健中心的臨床實習,配合特區政府推動基層醫療發展,長遠紓緩公營醫療體系的壓力。
對於特區政府有意檢視本地學生定義,陳慧慈表示歡迎。她指目前該校只能招收10%內地生,若本地生定義得以調整,或將能更靈活招生,並期望政府能將自資院校非本地生限額與八大看齊放寬至40%,該校會放眼「一帶一路」招收,令本港高等教育生源更多元化。
她又透露,該校過去曾發現3宗假學歷申請個案,包括篡改高考成績、非本人托福成績等,在面試階段已被發現並即時取消錄取資格,確保招生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