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做人的道理

●嗇色園監院李耀輝博士每年替學童主持開筆禮。 作者供圖
●嗇色園監院李耀輝博士每年替學童主持開筆禮。 作者供圖

  陳復生

  香港作為大灣區內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除了早年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之外,同時也保存了中國傳統文化,大家除了喜歡講粵語,也傳承了獨特的嶺南文化色彩,嶺南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香港一直以來推崇中華文化,好像近年非常受歡迎的開筆禮,家長和莘莘學子都熱衷參與,祈求孩子讀書順利,有好的開始。

  開筆禮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由啟蒙老師教授讀書、寫字和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在參拜孔聖先師像後,就可以入學讀書,是對學童進行一次「崇德立志」的啟蒙教育,也是一項心靈上的洗禮和智慧上的啟迪。儀式典雅隆重,對讀書人而言,意義深遠。

  嗇色園每年舉行的開筆禮活動,由監院李耀輝博士親自主持,他說:「開筆禮在我們中國幾千年文化裏已存在,是自古以來兒童開始讀書的一個啟蒙儀式,老師第一次見學生的時候教導他,這個開筆禮是根據古時傳統,經過現代化的手法演繹出來——最重要就是教小朋友將來做人的道德,所以開筆禮是很重要的。」

  開筆禮同時給學童及家長闡釋「立人之德」的意義,學生求學不只是考獲好成績,更重要是學習做人的道理——修身立德。每年的開筆禮,李博士會用朱砂筆為小朋友點點額頭,代表點亮小朋友的智慧,還會教他們寫一個「人」字,為何要教他們寫這個字呢?就是要他們將來好好做人,要做一個善良的人,所以這個「人」字,非常重要,寓意深長。

  啟蒙是中國古代讀書人成長過程中接受的首次大禮,對新生入學的學子及其家長來說,意義深遠,象徵着人生新旅程的開啟。開筆禮這項民間習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涵蓋了學習國學經典中的道德價值觀,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其實,開筆禮包含着求學問道,安身立命的思想,寓意孩子們開始學習,寫好人生的每一步,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