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冀電影人:續探索用世界語言消弭文化折扣

●趙衛防認為中國影視文化輸出應更注重國際化表達。受訪者供圖
●趙衛防認為中國影視文化輸出應更注重國際化表達。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胡若璋 )《哪吒2》為何能引起現象級的社會反響,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所長趙衛防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哪吒2》用「中國內核」藉世界語言消弭文化折扣,故事具時代共性,趙衛防希望中國電影人探索國際化敘事,讓世界看到更多東方的精彩故事。

  趙衛防認為《哪吒2》收穫如此廣泛的觀眾層,主要有三個方面表現很亮眼。第一,影片能引發各個年齡層的共情感。趙衛防認為,哪吒本身就是中國少年成長的傳統形象,他的成長過程也體現了中國孩子的成長歷程。影片也十分注重當下性的輸出。哪吒與敖丙並肩作戰「神仙考公」 ,這一情節也讓很多觀眾尤其是「考公群體」深有同感。「還有申公豹這個角色,傳遞非此即彼的價值觀,當下性十分強烈。」 趙衛防說。

  第二,中國觀眾喜歡看故事,也在《哪吒2》中獲得了大滿足。趙衛防表示,曾經中國電影的敘事很強,但後來就一直不太行。但縱觀所有票房好的影片,都離不開好的敘事。而此次《哪吒2》的敘事遵循了傳統敘事的同時,又玩了「反轉」 方式,在「無量仙翁」 的角色反轉上增強了敘事智慧感。

  第三,則是影片營造的頂級視聽效果。趙衛防也積極點讚,《哪吒2》不僅實現了從傳統手繪到智能工業化的跨越,還自主研發了「動態水墨渲染引擎」 等技術,構建了既有古典意境又有未來感的奇幻世界視覺盛宴。在他看來,《哪吒2》帶着國產動畫電影甚至國產電影的視聽走向了世界前沿。「創造了我們自己的優質生產力。」 趙衛防點讚道。

  「中國內核」故事具時代共性

  《哪吒2》海外票房也讓人欣喜, 趙衛防透露,中國電影近年走向海外市場,票房通常能達到國內十分之一的成績就很不錯了。《臥虎藏龍》《英雄》這類早期的東方武俠片至今仍保持着中國電影走出去的佳績。近年表現亮眼的就數《流浪地球》,看回從前這些成功走出去的影片,不難發現,在電影語言現代性已經實現的情況下,減低或消除文化折扣的關鍵就在於故事的共同性。

  「不過電影要成功走出去,最重要的還是用世界性的語言表現自己的東西。」 不管是《臥虎藏龍》,還是《流浪地球》,它們都是很中國文化的故事設計和邏輯,表現形式又是比較世界性的。」 趙衛防認為,影片的表現形式和途徑很現代,輸出的內容又很東方,就自然會受到海外觀眾的歡迎。恰巧《哪吒2 》就特別符合這個模式——「內容很中國,視效形式堪稱世界頂流」,與此同時,影片裏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輸出,在親情、自我認同,自我價值實現方面都有很現代性的輸出。除此之外,趙衛防也說,影片裏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也特別明顯。例如,結界獸形象設計就取材於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的青銅人像元素。

  「影片還有諸多應用,這些都既有中國文化的神秘感,又具有當下的輸出。」 趙衛防希望,接下來,中國電影人或將帶着這份自信與榮耀,不斷探索更多可能,讓世界看到更多具有世界敘事的東方精彩故事。